就業機構警告:學生輟學問題或將成為紐西蘭的重大危機

0
35
圖源:unsplash

(看中國記者西蘭編譯報導)近日,有青年就業機構發出警告,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失學青少年的流動,紐西蘭將面臨一場重大危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未註冊學生(至少連續20個學校日未上學的學生)人數為9205人。2022年期間,5至13歲兒童的未註冊通知有9980份。

逃學服務機構正在幫助數千名年僅6歲的失學兒童

Gaeleen Wilkie就職於陶波的青年就業之路(TaupōPathways For Youth Career)。

此前,當她接到一位12歲孩子家長的電話,請求幫助他們的孩子找到一份工作時,她大吃一驚。Wilkie說他們太小了,不適合工作。

Wilkie談到,在過去的一年裡,因為孩子不再上學而向她求助的家庭數量大幅增加。她每週至少會接到一個16歲以下孩子家長的電話,詢問他們有什麼選擇。從法律上講,學生在16歲之前不能輟學,但也不能工作,因為在上課時間僱用未滿16歲的青少年是違法的。

而且大多數在16歲前離開學校的學生都會陷入低薪工作的困境。Wilkie曾幫助過的一名15歲學生得到了建築工人的試用機會,但卻被拒絕當學徒,因為他沒有駕照,而且非常青澀。

Wilkie指出,家長們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數學技能才能在行業中找到工作。從僱主那裡得到的普遍評價是,年輕人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卷尺。16歲以下青少年的學習和就業選擇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小城鎮。他們也許可以找一份清潔工的工作,但這是你希望你的孩子一輩子做的工作嗎?

Wilkie呼籲,家長和學校都可以做得更多,讓孩子們留在教育系統中。也許學校並不擅長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如何在現實世界中使用聯繫起來,但同時家長也沒有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多家機構表示:這是全國面臨的重大危機由多種原因促成

紐西蘭青年就業(Youth Employment Aotearoa)組織召集人Shirley Johnson說,這個問題在全國範圍內都是一樣的。除非我們開始研究如何讓學校對全國各地的年輕人更有意義、更容易接受,否則將面臨一場重大危機。在校學生參與犯罪的可能性要低10倍,健康、社會和經濟成果–這些都與他們留在學校息息相關。

Johnson認為入學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貧困,貧困造成了代際脫離。大流行病將一個長期存在問題的痂皮刮掉了,年輕人還沒有回到之前以上學為標準的常規生活中。但16歲以下求職者的問題在於,他們最終只能從事質量不高的工作,很有可能遭到剝削。

Blue Light首席運營官Brendon Crompton說,他所在的機構負責奧克蘭南區所有未入學學生的工作,他們去年收到了4000份轉介通知,預計今年也將如此,其中最大的群體年齡在8歲至14歲之間。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從2018年到2022年,全國10歲兒童的未入學通知數量增加了96%,是所有年齡組中增幅最大的,8歲兒童的未入學通知數量增加了88%。

Crompton表示,我們的名冊上有一些8、9歲的孩子,他們在整個上學期間在學校度過的時間基本上不到一年。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把他們送回學校,但學校卻陷入了噩夢,因為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同齡人落後了兩三年。

Crompton不認為貧困是罪魁禍首,因為許多低分學校為學生提供免費校服、膳食和文具,還有駐校社工。孩子們不上學的原因是吸毒或家庭暴力。可能會有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留在家裡照顧孩子,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欺凌和焦慮也是常見的問題。

Crompton建議,讓年輕人重返校園至關重要,因為研究表明,那些長期逃學或失學的人更有可能成為少女媽媽、青少年罪犯、從事低薪工作或長期領取失業救濟金,以及有心理健康問題。缺乏教育是對學生機會的掠奪。

但希望還是有的,Blue Light已經成功讓70%的學生重新入學。

政府、學校和家長應一起努力

中學校長協會主席Vaughan Couillault說,他沒有聽說過12或13歲的學生離開學校去找工作,但讓9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參與並定期上課是疫情後的一項挑戰。

Couillault指出,越來越多的學生提前離開學校去找工作,而這種情況總是發生在就業接近飽和的時候。但真正讓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離開學校時並沒有真正的目標或職業規劃。我們看到有更多的學生提前離開學校,去從事低薪工作。

Couillaul認為,校長和教師應盡其所能鼓勵學生留在學校,從給父母打電話,到在英語課上談心,或與體育教練或文化領袖交談。

教育部長Jan Tinetti也認為,高就業率總是會讓更多的高年級學生選擇離開學校,但他表示,政府的參與戰略正在提高出勤率。教育給年輕人在生活中有儘可能多的選擇提供了希望。

國家教育發言人Erica Stanford說,輟學者的年齡越來越小,這令人極為擔憂。政府、學校和家長,都要在提高學生出勤率和保持學生參與教育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