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脫鉤誰慘?北京大學報告透露中南海底牌

0
16
(圖片來源:中央社製圖)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大學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美脫鉤後中國的損失更大,特別是晶元只能做低端產品,這與北京當局宣傳的經濟將要趕超美國等說法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1月31日發表一份有關中美科技競爭的研究報告,對信息技術、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等領域中美科技力量對比、財力投入、人才培養、技術標準與規範競爭、以及脫鉤的現狀與挑戰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自2017年底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發生重大變化,貿易戰和科技競爭逐漸成為兩國關係的焦點。報告指出,「無論是從橫向範圍還是縱向差距看,美國技術實力仍然全球領先。」
報告認為,中美脫鉤雙方都有所損傷,但中國付出的代價更大。尤其在晶元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領域已經形成了脫鉤共識,目前只剩下技術含量低或附加值低的行業與美企有聯繫。
報告稱,雖在一些小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在其它領域明顯落後,甚至陷入真空狀態,遇到發展瓶頸,直指中美脫鉤之後對信息技術行業產生巨大衝擊。相比之下,中美脫鉤對美國的信息技術產業沒有明顯影響。
報告還提及,中國在人工智慧方面遠遠落後於美國,中國3年前才開始培養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而美國的大學早就培養了這樣的人才。
報告坦言,中國只有34%的頂級人工智慧人才留在中國工作,56%的人已經移居美國。對於在美國學習的中國人來說,88%的人留在當地,只有10%的人返回中國工作,人工智慧行業的中國科學家似乎沒有回到中國。
至於北京當局不斷宣傳在世界領先的航天科技,報告指出,航天和航天技術是兩國合作和依賴最少的領域。但是,在高度依賴商業市場的民航領域,中國處於劣勢,在購買飛機或核心零件方面,北京當局仍然嚴重依賴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
北京大學的研究報告與官方宣傳的中國經濟將要趕超美國等說法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例如,官媒《中新社》去年就報導稱,「中國人均GDP超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比的止跌回升…..這些都將讓中國未來的發展更有底氣。」
特別是在2020年,中南海決策層決定在2025年前投入巨量資金支持晶元產業發展。然而,僅僅一年多時間,中國各地出現了晶元項目爛尾潮。
中國晶元產業十大爛尾一覽:
1、武漢宏芯,主攻14nm工藝,投資1280億;
2、時代芯存,主攻PCM存儲器,投資130億;
3、成都超硅,主攻超硅半導體,投資60億;
4、中晟宏芯,主攻POWER晶元,投資20億;
5、中璟航天,主攻航天半導體,投資120億;
6、德淮半導,主攻CMOS感測器,投資450億;
7、成都格芯,主攻12寸晶圓代工,投資584.8億;
8、德科碼,主攻8寸晶圓,投資193.8億;
9、坤同半導體,主攻柔性AMOLED基板,投資400億;
10、華芯通,主攻伺服器晶元,投資38.5億。
去年6月26日,遭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公開了一份創始人任正非的講話。任正非說:「我們仍然要堅持向美國學習,它百年積累,靈活的機制,在科學、技術上還是比我們強很多。」
任正非表示,在科學、教育、技術等方面,美國是強大的,它百年的基礎比較牢實,「我們不能因美國打壓我們,就不認為它不是老師,不向美國學習,這樣會走向自閉」。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