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去化療,一化療人就沒了!」小李媽媽逢人就說。小李在去年確診淋巴瘤,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但還沒有擴散,就趕快做了手術。術後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化療,化療帶來了明顯的副作用,小李噁心嘔吐、脫髮,奄奄一息。
就在第6次化療時,小李體內的血小板數量驟降,後續治療也無法讓血小板數值回升。醫生稱,這種情況已經無法繼續進行化療,建議小李回家休養。出院回家後的小李,身體每日愈下,不到半年就離世了。
小李媽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她認為是化療導致兒子死亡,如果不化療可能結果會不一樣。那到底化療會不會加速患者的死亡速度呢?
千萬別化療 一化療人就沒了?
化療是與手術、放療齊名的癌症三大治療方案之一,它的原理是使用抗癌藥物殺傷腫瘤細胞,屬於全身性治療手段。在進行化療時,化療藥物無法區分敵我細胞,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帶來傷害,所以會給患者帶來脫髮、免疫力下降、胃腸道不適等一系列的副作用。
正是這些副作用,讓很多人產生了化療會加速患者死亡的想法,對於化療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對此,腫瘤科醫師表示,的確有些患者在化療後離世了。但這和多種因素相關,比如:
1、處於終末期的患者
這類患者就是通過化療等抗腫瘤治療也難以挽回生命,但家屬不想放棄、執意治療,這樣一來反而會加大患者的身體痛苦,給人化療後生命更短暫的感覺。
2、身體素質較差的患者
有些患者則是本身身體素質較差,無法耐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在治療後也可能會縮短生存時間。所以不能把責任歸咎於化療。數據顯示,相較於不化療的乳腺癌患者,化療平均可降低1/3的10年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