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寵孩子反變媽寶 父母該如何教育?

0
26
男孩的媽媽和我感嘆付出了這麼多,但教育的效果並不好,她要我好好珍惜孩子年幼時能在身邊的日子。(圖片來源: Unsplash)

作者: 曉淨

近來天氣好時,我常會騎著腳踏車載著一歲半的兒子東逛逛西看看,學區附近都是安親班,補國英數、繪畫音樂舞蹈、學齡前ㄅㄆㄇ正音、象棋、柔道、身體律動琳琅滿目;斗大的菁英教學、頂尖教育廣告看板藏身巷弄,到處都有,也就見怪不怪了。

下午三點多就可以見到成排的小學生等待著娃娃車,預備接往安親班,跟我小時候鑰匙兒童的風景差很多;新鮮的倒是一棟寫著菁英教育的漂亮大樓,門口貼了一張印製精美的海報,上頭寫著斗大的字眼「AI時代來了 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一看,我愣住了,好奇這是上甚麼課?這兩句廣告很厲害,結合時代脈動又擾動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父母,父母還真是難為啊!

過年時家中客人是有著數十年教學經驗的安親班數學老師,上課對象是學齡前到小學的小朋友,閒聊時她提到以前她上課從不看時間,總想把一個單元的課完整上完後才下課;現在卻不一樣了,學生會跟她說:「老師你不能超過時間,不然我補下一堂課會遲到!」,所以現在她一上課,一定會先把手錶放在桌上,深怕自己超過預定的上課時間,耽誤要趕場的學生。

她感慨說道,現在小朋友素質一年不如一年,專注力和學習能力年年下降,她實在想不透怎麼可能每個小朋友十八般武藝都會,允文又允武;大人忙著賺錢也完全不考慮孩子性向,就是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怎麼不適情適性的去栽培呢?這個現象在都市更嚴重,只能說苦了父母也苦了孩子。

我的一位親戚是在美華裔,有三個男孩,孩子興來問越南裔爸爸:「我們富有嗎?」爸爸出於愛子答道:「我們非常富有」,媽媽也總是忙於賺錢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不顧爸爸反對,媽媽堅持要學中文,所以自小每年暑假都回台灣或中國大陸學中文,換宿不同家庭。

某年安排在原住民偏鄉教英文、種菜打工換宿,有五個孩子的民宿女主人要求大男孩打掃自己使用的廁所,大男孩卻回說:「我在家裡都不用做!」因而罷工了兩個月,下山時還抱怨沒有網路的兩個月是場大災難。

說起來,這都是多年以前的事了,現在男孩已經長大了,與父母的關系卻日漸疏離。男孩的媽媽和我感嘆付出了這麼多,但教育的效果並不好,她要我好好珍惜孩子年幼時能在身邊的日子。

親戚的故事讓我不禁想到,2017年英國BBC廣播公司對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1930年8月30日-)拍攝的一部專題片。

眾所周知,華倫·愛德華·巴菲特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他的子女現在也各有一片天,三名子女分別描述了他們過著再平凡也不過的日子,爸爸每天準時下班打開車庫的門說「我回來了!」然後共進晚餐;爸爸總喜歡在樓上看書,但他們也一起遊戲、睡前唱歌,日復一日的平常日子,也沒有特殊的金援支柱或享樂。

巴菲特的女兒蘇珊巴菲特(Susan Alice Buffett)直到二十幾歲離家後才知道父親是大家眼中的大富翁。這樣看來,以物質滿足孩子的所有慾望還真不是對的,不是富翁的我們,原來也不須苦苦奔波籌措補習費,隨手就能給予孩子平靜溫暖的家庭生活。

《圍爐夜話》是清朝咸豐時期自封為識字農人王永彬留予家人後輩的心得嘉言,其中有句話「富家慣習驕奢,最難教子。寒士欲謀生活,還是讀書。」對於富貴人家如何教子,很具啟發。

責任編輯:帝佐 来源: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