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為何發瘋?

0
22
《范進中舉》一文是《儒林外史》的知名故事,內容取自本書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是一名窮苦的讀書人范進因屢試不中,受盡岳父欺凌與羞辱,一夕考取舉人了,卻因為太過歡喜而瘋狂,後來眾人逼迫他岳父把范進一巴掌打醒。岳父雖救了范進,卻屢屢道歉,恭敬異常,更認為范進是天上文曲星轉世,更怕因為打了范進,死後被閻羅王打入十八層地獄。故事充滿諷刺,非常滑稽可笑。(圖片來源: Pexels)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往日的不如意不用再提,今日興緻高漲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正可謂是春風正好,馬蹄輕快,一天就看遍了長安的所有鮮花。這首詩是46歲的孟郊,在第三次赴京都參加科舉考試時,終於考上了進士時所寫的。之所以孟郊考上進士以後如此高興,也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十分森嚴,如果考上了進士,那麼就意味着可以做京官。

科舉制始於公元621年,亡於1905年,改變了過去九品中正制,只有豪門貴族子弟能夠做官的僵局,1300年里為無數寒門子弟提供了做官的通道。科舉制的考試階段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考中三年一次鄉試的人叫做舉人,鄉試第一的叫“解元”。鄉試是科舉制的一道分水嶺,只有中舉才有做官資格,很多學子考中秀才並不興奮,但考中舉人整個人興奮得像打雞血,范進就是因為中舉變瘋。

范進出自清朝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1701年出生在“科第仕宦多顯者”的官僚家庭,家裡出了6個進士,家族對他寄予巨大希望,期待他考上科舉光耀門楣。可是他喜歡詩、詞、曲,對科舉比讀書四書五經還不感興趣,家人強逼他學讓他一度抑鬱,後來母親病逝就更加抑鬱。

1723年,吳敬梓父親病逝,留給他巨額家產,但他喜歡把錢拿去結交朋友和資助窮人,錢一點點用完,不久之後還遭到親戚爭奪家產。1740年他已經貧困潦倒到家徒四壁,他沒了家產不肯種地又不肯考科舉做官,只能靠朋友接濟。他靠接濟的這段時間嘗遍人間冷暖,於1749年寫成《儒林外史》,書名出自史記“儒林列傳”,由於這本書不是國史列傳,吳敬梓便用“外史”命名。全書56章,寫了十幾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讀書人事跡,這十幾個讀書人最被人熟知的就是范進。

范進生活在明朝,從20歲開始參加科考,可是他考到50歲還是個秀才,秀才只能幹些私塾老師的工作,離做官還差得遠,眾人都看不起他,連妻子和岳父都看不起,岳父甚至輕蔑地往他臉上吐口水。范進始終不願放棄科考,考到54歲高齡還是要考,岳父不願意借他趕考的銀子,他就私自跑到省城,等考完回來岳父知道後狠狠罵他浪費錢。幾天之後,官府的人到范進家中報喜,范進在賣雞換米的路上知道自己中舉了,整個人興奮得癲狂起來,披頭散髮跑在街上,腳上的鞋子都跑掉一隻。

范進考上舉人其實是主考官周進跟他同病相憐,60幾歲才中舉,周進看他可憐就放水給了一個舉人。范進中舉後周圍的人發生180度大轉變,以前看不起他的鄰居親自為他穿好掉落的鞋,鄉紳跑來送金銀和禮物,窮人主動到他家做僕人,最誇張的是他岳父稱他是文曲星,從分文不出變成拿着豬肉來道賀。課本寫到范進考中舉人就完了,但在《儒林外史》里,范進恢復過來之後又考中進士,並且被命為朝廷御史,後來提升為山東學道,負責山東省的教育工作,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山東教育廳長。范進從窮人一夜之間變成大官。

范進中舉後,一掃幾十年的貧困和屈辱,夢寐以求的功名利祿的機會也來到了自己的身邊,這些大大的改變讓他喜極而瘋,通過這層“瘋”,作者將所有的屈辱、辛酸都寫了進去。范進即便沒有任何出任官職的經歷,但對於官場上的交集卻異常嫻熟,從他的身上也能看到當時趨炎附勢的社會現況。范進中舉後過上了好日子,可吳敬梓一輩子都沒有翻身,去世時年僅54歲。吳敬梓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然而他卻從“康乾盛世”下看到了大廈將傾的事實。

來源: 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