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C
Auckland
星期六, 10 5 月, 2025

「门不三 窗不四」为啥建房讲究这些?

0
俗话既通俗易懂,又言简意赅,因为很多俗话来源于生活,非常接地气,因此,涉及的领域很广,例如这句「门不三,窗不四」,是关于阳宅风水的俗话。 古代和现代一样,建造一座房子都非容易的事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民间谚语对天气的预测居然很精准?

0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想信很多人知道在反映物候的节令--芒种到来之后,也代表梅雨期来临了,民间就流传不少关于梅雨的谚语,此文将为诸君介绍其中的一部分。「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开...

端午节 为啥要划龙舟吃粽子?

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粽叶飘香,龙舟竞渡,人们都会想起峨冠博带、行吟在汨罗江畔的屈原。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是忧国忧民的浪漫诗人。 屈原,生活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得到了...

谈台湾端午节最奇特的2项习俗

0
(作者: 卢⼄欣)黄历5⽉初5,是⼀年⼀度的端午节。此节⽇另称为端阳节、端五、重五、重午、午⽇、午⽇节、五⽉节、五⽉节、艾节、夏节等。不要以为华⼈地区所进⾏的端阳节活动都只有包粽⼦、赛龙⾈等寻常习俗,...

「人有三急」和「六亲不认」是哪三急?哪六亲?(图)

0
有很多俗语或者老话,我们都曾听说,但是要追问为甚么这么说,却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比如这句俗语「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还有一句我们经常说的「六亲不认」,到底是哪六亲呢? 今天大家一起来了解一...

古人吃的5大端午节粽子 揭示一大关键

0
说起让人立刻联想到爱国忠臣屈原的粽子这一小东西,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是源远流长。《续齐谐记》记载楚地人以竹筒贮米投水祭祀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后来为了驱逐蛟...

「毒月」来临?注意这些传统习俗与禁忌

0
「小满」节气(5/21)已经过去了,我们在5月30日迎来了黄历五月一日。说到五月,可不只有吃粽子过「端午节」,大家非常有必要了解和谨记「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和禁忌。因为这关乎著今后的美好健康...

农村流传最广的7谚语 揭鸟类能会预言

0
中国华夏历史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流传了许多俗谚,这也是前辈们的生活总结。虽然这些谚语现在的人很少去关注,但人们过去会依靠这些谚语来了解天气,对农民耕地十分重要。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认识农村流传最广...

万事分已定 浮生空自忙(组图)

0
古语道得好:「命若穷,掘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所以,吴彦高有词云:「造化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祖宗常说要「光耀门楣」 但门楣在哪儿?(图)

0
以前的长辈们常常会对晚辈说,要记得「光耀门楣」。但是,你知道「门楣」到底在哪里吗? 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