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费指南:这些潜规则你可能还不知道(组图)

0
2
小费怎么给不失礼?(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给小费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我们总在思考「该给谁?」「该给多少?」。事实上,给小费的时机与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服务性质、具体情境,以及所在地区(比如,许多国家不像美国那样仰赖小费制度)。

小费原本是用来表达对优质服务的感谢之意,但时至今天,许多服务业者已逐渐仰赖小费维生。以下是实用的小费指南,或许可以帮你厘清在各种情境下该给谁、给多少才恰当。

必须给小费的情况

一、餐厅小费

餐厅用餐的小费一般为帐单的15%(普通服务)至20%(优质服务)。无论服务品质如何,给小费是基本礼仪,绝不可省略。

二、酒吧、交通与住宿服务

在酒吧只点饮料时,建议以固定金额为主:啤酒约1美元,调酒约2美元。若有点餐或获得特别良好的服务,则建议给20%。

搭乘计程车一般给15%∼20%;使用Uber或Lyft等共乘服务时,根据前司机兼Ridester推广主管Jonathan Cousar的建议,至少应给2美元。

至于住宿,小费则细分如下:

房务清洁:每天留2∼3美元,而非退房时一次给,因为每日清洁人员可能不同。

行李员:第一件行李给2美元,其后每件加1美元。

礼宾人员:若协助订票、安排行程等,可依服务复杂度给予5∼15美元,或票价的20%。

三、美容、育儿与搬家类

1、美容美甲服务建议给15%,通常以现金支付。

2、Spa疗程则一律约20%,除非为全包式且明确标示无需小费的场所。

3、对保母,即使已谈妥时薪,也可表达体贴,例如将45美元四舍五入至50美元。长期保母在年末可给一至两周工资当作奖金,或等值礼品,照护长者的服务人员亦同。

4、行李寄放:每件外套给1美元,大包则为2美元;即便场所已收取寄放费,仍建议额外给小费。

5、代客泊车:取车时建议给2∼5美元。

6、搬家服务:应依搬运人员劳力程度给予15∼20%小费,并由团队平均分配。

不需要给小费的对象

1、老师:多数学校禁止老师收取现金小费。若想表达感谢,可与其他家长合送礼卡,但需符合校方或州政府规范。

2、医护人员:出于伦理与法律考量,医疗从业人员多数不得收受金钱或礼物。可透过手写卡片或感谢信表达心意。

3、包裹配送员:平日不必给小费,但若为固定投递人员或在节日时,可酌情给予礼物或红包表示感谢。

4、营队辅导员与运动教练:可集资送纪念品,例如印有学员姓名的球衣或团队合照等小礼物,而非现金。

5、公司职员:公司内部人员通常不适合接受现金小费,可考虑送小礼或礼品卡来表达感谢。

责任编辑: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