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对天气的预测居然很精准?

0
29
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图片来源:台湾故宫博物院)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想信很多人知道在反映物候的节令--芒种到来之后,也代表梅雨期来临了,民间就流传不少关于梅雨的谚语,此文将为诸君介绍其中的一部分。「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种」就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有人把「芒种」解释为「忙种」意思也是相通的。每年6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2022年的芒种日期为6月6日。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到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春争日,夏争时」,这「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种以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期。
中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如下: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
以上这些民间谚语,经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达70%以上,可谓比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气象预测还「科学」。
责任编辑: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