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健康 老是沒精神 營養師揭「易疲勞的9大因素」(組圖) By Kaka - 2022-01-01 0 45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Pexels Image (作者: 高佳欣 整理)是否常常覺得疲憊,提不起精神老想休息?平常的活力除了受到睡眠品質影響以外,飲食、生活習慣也都會有所影響。臺灣知名營養師杯蓋(本名蕭瑋霖)在粉專分享可能導致疲累的9大因素,大家可以試著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找出可能原因再慢慢調整。 1、吃太多甜食 甜食對血糖影響很大,容易造成反應性低血糖,除了會越吃越多,也可能會因血糖波動造成疲勞。甜食為什麼容易越吃越餓?營養師解釋,吃了精緻的醣類食物造成血糖急遽上升,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反應性低血糖,最後食慾反而上升。 2、睡眠不足 營養師表示這個原因聽起來很像多說的,但其實卻是最常見的原因,建議一定要盡量睡滿7小時。如果有失眠和壓力太大的問題,建議可以透過飲食中的營養素來改善失眠和壓力,像是富含色胺酸的牛奶及雞肉、富含褪黑激素的杏仁及櫻桃,另外雞蛋、優格、魚類、貝類海鮮、洋甘菊茶和抹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熱量攝取不足 很多人為了減肥、維持身材,都不吃東西或吃太少,導致熱量攝取不足,造成身體疲勞,建議至少要吃到基礎代謝率。 4、久坐少運動 最近因疫情關係,原本有在運動的人待在家,運動習慣都沒了,變成坐式生活,很有可能會出現慢性疲勞綜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反而會越來越累,至少記得每隔一段時間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5、水分攝取不足 體內水分若不夠,即使只是輕微脫水症狀,也會提高身體疲勞程度,並使注意力、集中力下降。 6、過度依賴咖啡 咖啡或能量飲雖然有效,但都是短時間的效用,容易反彈疲勞,有研究發現,短時間內提高警覺性,但在隔日會產生嗜睡症狀。 7、蛋白質攝取不足 蛋白質可提高代謝率,有研究發現提高蛋白質攝取,除了對運動員外,對學生族群也可以延緩疲勞。 8、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是比較難改善的部分,這牽扯的因素非常廣泛,大家可以透過飲食中的一些營養素改善睡眠及心情,進而改善壓力。另外營養師分享可以嘗試使用「煩惱記事本」,睡前理清一下隔日重要行程或寫下注意事項,讓自己放鬆減少焦慮。 9、疾病引起 若生活作息及飲食都正常,卻還是一直感到疲勞,建議可至醫院找醫師諮詢,也許是疾病所引起的。 最後想問問常常感到疲累的朋友,中了哪幾個原因呢? 責任編輯:范依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