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仰岳)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率領岳家軍歷經大小126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令金兵聞風喪膽,嘆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然而這樣一位英雄,最後卻慘遭秦檜等人的謀害,飲恨而逝。岳飛日後雖然得到平反,一般人以為,他的平反是在過世20年後。
關於岳飛的平反,是由宋孝宗主動給予平反。不過,考察史料,這一段時間比一般預期得還要久的多,而且,還是出自於岳飛的後人的努力……
為惡小人未徹底追責 岳飛蒙冤未如實平反
當年岳飛是以「謀反」、「叛逆」的罪名遭處死,故一時朝野間只要論及岳飛的文書莫不以「叛臣」稱呼,到了秦檜死後,宋高宗為了維護與金國簽訂的紹興和議,不惜任命秦檜生前的親信万俟卨為相,又重用了秦檜的黨羽湯思退、魏良臣等人。
然而,宋金之間的矛盾仍在日漸加深,不久後万俟卨病死,秦檜的黨羽們一一失勢,紹興三十一年(西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撕毀合約出兵伐宋,朝野震動,士人們紛紛上書要求洗刷岳飛冤屈,正秦檜之罪,宋高宗迫於形勢只得下詔:「蔡京、童貫、岳飛、張憲子孫家屬,令見拘管州軍並放令逐便。」自此岳飛的後人就此免除監管,恢復自由。
一年後宋孝宗即位:他下詔恢復岳飛生前的官職,諡武穆,又追封岳飛已過世的兩位兒子岳雲、岳雷官位,又重金懸賞找到了岳飛的遺骸,以一品官的禮儀安葬他於臨安的西湖,在鄂州為岳飛建廟立祠,之後陸續錄用岳飛還在世的後代,一一授予官職,隆興元年(西元1163年)岳飛生前在江州的田宅被歸還給他的後代。
當時朝廷看似已為岳飛平反,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其一是造成岳飛冤獄的主謀秦檜及其黨羽的罪責並未受到追究,再來是岳飛「謀反」的罪名未被撤銷僅被赦免,在詔書中其子孫與造成北宋滅國的六賊蔡京、童貫等人的後人並列,而岳飛生前的功績也未受到重視。乾道二年(西元1166年)朝廷定「中興十三處戰功」,其中有五次是幾百人傷亡的小戰役,其餘多半是微不足道的小勝,岳飛的四次北伐,以及郾城大捷、穎昌大捷、朱仙鎮大捷全都未計算在內,當時史官要重新為岳飛定諡號,然而在官方的史館卻幾乎找不到岳飛的戰績。天下百姓皆知岳飛的忠、岳家軍的善戰,然而在朝中卻幾乎沒有相關紀錄。
秦檜生前把持朝政近二十年,不只忠臣良將幾乎誅除殆盡,他排除異己、杜絕私人撰述史集,大興「文字獄」,因此大量有關岳飛的文字資料紛紛遺失或被銷毀,秦檜還安排他的養子秦熺監修國史,在岳飛官居太尉,手握重兵的時期,他的戰功就多數遭到隱沒不報。在岳飛遇害後,秦檜的黨羽們在史籍中如何詆毀岳飛、抹滅岳家軍的戰績,更是可想而知。
宋孝宗時期,史官張震上奏說秦熺主編的《高宗日曆》內容多有錯誤,文臣徐度看了史料後,說道:「此多為奸佞之詞,不足傳信於後世。」並為此嘆息不已。
時任秘書郎的袁甫作《岳忠武祠三首》描述了這一現況: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眾列侯。先輩有聞多散軼,後生誰識發潛幽。
由於岳飛的長子岳雲和岳飛一同被處死,次子岳雷在流放嶺南期間離世,因此岳飛的第三子岳霖就承擔了岳飛生前史料的收集工作。淳熙五年(西元1178年)他調任中央為官,受到孝宗詔見,他請求歸還宋高宗當年賜岳飛的御札、手詔。孝宗同意了他的請求,最後給了他88份文件,岳霖也以此為基礎,大力度地開始恢復那一段被刻意抹去的歷史,然而這項工作卻是困難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