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仰岳)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率领岳家军历经大小126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金兵闻风丧胆,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这样一位英雄,最后却惨遭秦桧等人的谋害,饮恨而逝。岳飞日后虽然得到平反,一般人以为,他的平反是在过世20年后。
关于岳飞的平反,是由宋孝宗主动给予平反。不过,考察史料,这一段时间比一般预期得还要久的多,而且,还是出自于岳飞的后人的努力……
为恶小人未彻底追责 岳飞蒙冤未如实平反
当年岳飞是以「谋反」、「叛逆」的罪名遭处死,故一时朝野间只要论及岳飞的文书莫不以「叛臣」称呼,到了秦桧死后,宋高宗为了维护与金国签订的绍兴和议,不惜任命秦桧生前的亲信万俟卨为相,又重用了秦桧的党羽汤思退、魏良臣等人。
然而,宋金之间的矛盾仍在日渐加深,不久后万俟卨病死,秦桧的党羽们一一失势,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撕毁合约出兵伐宋,朝野震动,士人们纷纷上书要求洗刷岳飞冤屈,正秦桧之罪,宋高宗迫于形势只得下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自此岳飞的后人就此免除监管,恢复自由。
一年后宋孝宗即位:他下诏恢复岳飞生前的官职,諡武穆,又追封岳飞已过世的两位儿子岳云、岳雷官位,又重金悬赏找到了岳飞的遗骸,以一品官的礼仪安葬他于临安的西湖,在鄂州为岳飞建庙立祠,之后陆续录用岳飞还在世的后代,一一授予官职,隆兴元年(西元1163年)岳飞生前在江州的田宅被归还给他的后代。
当时朝廷看似已为岳飞平反,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一是造成岳飞冤狱的主谋秦桧及其党羽的罪责并未受到追究,再来是岳飞「谋反」的罪名未被撤销仅被赦免,在诏书中其子孙与造成北宋灭国的六贼蔡京、童贯等人的后人并列,而岳飞生前的功绩也未受到重视。乾道二年(西元1166年)朝廷定「中兴十三处战功」,其中有五次是几百人伤亡的小战役,其余多半是微不足道的小胜,岳飞的四次北伐,以及郾城大捷、颖昌大捷、朱仙镇大捷全都未计算在内,当时史官要重新为岳飞定諡号,然而在官方的史馆却几乎找不到岳飞的战绩。天下百姓皆知岳飞的忠、岳家军的善战,然而在朝中却几乎没有相关纪录。
秦桧生前把持朝政近二十年,不只忠臣良将几乎诛除殆尽,他排除异己、杜绝私人撰述史集,大兴「文字狱」,因此大量有关岳飞的文字资料纷纷遗失或被销毁,秦桧还安排他的养子秦熺监修国史,在岳飞官居太尉,手握重兵的时期,他的战功就多数遭到隐没不报。在岳飞遇害后,秦桧的党羽们在史籍中如何诋毁岳飞、抹灭岳家军的战绩,更是可想而知。
宋孝宗时期,史官张震上奏说秦熺主编的《高宗日历》内容多有错误,文臣徐度看了史料后,说道:「此多为奸佞之词,不足传信于后世。」并为此叹息不已。
时任秘书郎的袁甫作《岳忠武祠三首》描述了这一现况: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众列侯。先辈有闻多散轶,后生谁识发潜幽。
由于岳飞的长子岳云和岳飞一同被处死,次子岳雷在流放岭南期间离世,因此岳飞的第三子岳霖就承担了岳飞生前史料的收集工作。淳熙五年(西元1178年)他调任中央为官,受到孝宗诏见,他请求归还宋高宗当年赐岳飞的御札、手诏。孝宗同意了他的请求,最后给了他88份文件,岳霖也以此为基础,大力度地开始恢复那一段被刻意抹去的历史,然而这项工作却是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