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是如何被雕刻出来的?真相令人惊奇

0
38
有些工匠是在目睹神佛的真身后,才雕刻或画出神佛宝像的。(图片来源:pixabay)
(作者: 许茹)在今天的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寺庙和石窟中,保留着几百年、上千年前雕刻的佛之造像,他们庄严、栩栩如生的宝像,让虔诚的信徒和徬徨的世人顶礼膜拜之际,升起对那清净美好世界的向往。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生活在人间的工匠究竟是如何将高于人的佛像造得如此生动、庄严、慈悲呢?这里要来说说释迦牟尼及文殊菩萨的故事。
话说当年释迦牟尼涅槃前,从舍卫国的精舍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讲法三个月,以度化其母。舍卫国的邻邦拘宗婆国(唐玄奘译为桥赏弥国)国王优填王受王妃影响皈依佛法以来,对佛陀无比崇敬、虔诚供养。三个月不见,竟然因思念佛陀而生起病来。
大臣们为了解除优填王的心病,建议优填王请有名的工匠雕刻一座佛陀的圣像,便于朝夕礼拜。优填王大喜,遂叫工匠用旃檀木雕刻佛像。旃檀木,就是檀香木,非常名贵,散发著香气。可是工匠怎么也没办法雕出佛陀的庄严宝像,优填王便请佛陀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施展神通,将工匠带到忉利天宫,让其亲眼见到佛陀无以伦比的面容。
据说,由于当时佛陀讲法时光芒四射,身为凡夫俗子的工匠无法正视佛陀的真身,只好用一面镜子反照佛陀,从而得以记住佛陀的宝像。目犍连接送工匠往返三次,五尺高的旃檀圣像方才雕刻完成。优填王将其恭恭敬敬地供奉在皇宫的精舍中,欣喜自不必说。
当佛陀从天宫返回来到王宫精舍时,此旃檀木雕像竟起身迎接佛陀,佛陀对它说,「汝于未来世,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付嘱汝。」这尊雕像就是印度各国供奉的佛陀真身雕像的鼻祖,许多小国的佛像都是从此佛像绘图仿制的。这也表明,最早的佛像出现在佛陀涅槃前,而随着佛法的广传,佛陀造像也出现在多国,带给信众信心和鼓励。
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卷五中记载,他游历此地时,还看到此旃檀木雕刻的佛像,他写道:「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旧云优填王)所作,灵相间起,神光时照。」同书卷十二又列记自印度带回的佛像、经卷,如:「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桥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也就是说,玄奘大师到印度时,不仅在桥赏弥国礼拜旃檀像,而且曾携回模刻之像。
《大唐内典录》也记载说:汉朝时秦景奉旨回月支国途中,看见优填王的旃檀雕像,于是请画师照样画了一张,后来带至洛阳,皇帝见了,敕命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画像流传开来。
一千多年后,唐朝也出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据《广清凉传》记载:唐睿宗景云年间,五台山大华严寺(后名「大显通寺」)的住持、高僧法云打算为文殊菩萨塑一尊佛像,以供信众敬拜。他遂招请匠人雕塑佛像。一个叫安生的工匠自告奋勇前来造像,但他说:「如果不亲眼看到菩萨的真身,塑出的雕像一定会有不准确的地方。」
于是,法云和安生一起焚香叩拜,祈求文殊菩萨现出真身。不久,文殊菩萨显现在寺中的大殿上。安生又惊又喜,伏地乞求菩萨可以留一顿饭的工夫,以使自己可以塑好雕像。安生一边对照菩萨的真容,一边认认真真地进行雕塑。
从初摹到完工,文殊菩萨一共现身72次,而怀着虔敬之心的安生所雕塑的佛像亦是栩栩如生。文殊菩萨的真身显现,使远近皈依佛门的僧众越来越多。
由此推断,历史上有多少工匠是在目睹神佛的真身后,才雕刻或者画出神佛宝像的呢?虽然历史记载不多,但应该不在少数吧。
(参考资料:《增一阿含经》、《四分律行事钞》、《广清凉传》)
责任编辑:清浅
原文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