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多加「这些」 美味营养又防癌

0
47
在炒菜时,通过一些小办法我们能规避癌症风险。(图片来源:pixabay)

「煎、炒、炸」这几种做菜方式虽然被视为离癌症最近的烹调手法,却也是大多数华人常见的饮食方式呀,很难彻底的改掉这习惯。或许有人说,那就不吃吧,但这不但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从几千年的习惯怎么可能一下子改变呢?把「癌从口入」理解为不吃东西,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所以在炒菜时,通过一些小办法,我们就能规避癌症风险,大家真得好好试试。

1、面糊可起到隔离作用,裹层面糊再煎炸

吃得美味不致癌,面裹层面糊再煎炸。不论是炸丸子、炸鱼、煎牛排等,煎炸这类食物时,肉类的蛋白质经过高温可产生致癌物。要想减少致癌物产生,可在原料外裹一层厚度适中的面糊(可用淀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锅煎炸。面糊可起到隔离作用,不让肉类直接在高温的油里加热,最大程度减少这两种致癌物产生。

2、多放醋,在烹饪过程减少致癌因素

在烹饪过程减少致癌因素,还要尽量保存食物中的维生素C,想达到这个一举两得的目的,应该怎么做呢?建议您在炒菜时,多加点醋,因为醋可避免蔬菜中维生素C丢失,而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质)的形成。另外,想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丢失,最好别倒掉炒菜时的菜汁。

3、芡汁就像是一件「保护衣」,能更多地保留维生素C

做菜时,食材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损失到汤中。而芡汁就像是一件「保护衣」,能更多地保留维生素C。只是勾芡要掌握好时间,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会使芡汁发焦;过迟则使菜受热时间长,容易失去脆嫩的口味。

4、蒜泥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作用

蒜泥中的硫化物和大蒜素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作用,但是不耐高温,出锅前放才有效果,所以记得在出锅前拌蒜泥。

●做菜用油3个最容易犯的错误!

1、先倒油再开火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因为当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此外,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应该是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避免营养损失和产生致癌物。

2、长期只吃一种油

都说橄榄油极好,那干脆把家里的油全换成橄榄油,别的油不吃了?这种想法可千万要不得。橄榄油富含油酸,其作为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心脏及血管健康。但是,不同油品营养也不同,像橄榄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平常只吃这一种油可不行!

不能简单认为只有橄榄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3、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可以按家里人数算一算,注意不要摄入过量。

例如用橄榄油拌菜后感觉味道不够浓,又滴了香油,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很可能使一天的用油量超标,拌菜只用一种油即可。

责任编辑: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