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李白真的是修道圆满成仙去了?

0
42
苏六明画的「李白醉洒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作者: 德惠)世人将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5月19日-762年11月30日)称为「诗仙」,或许「仙」并不仅仅是对这位李太白的形容而已,而是历史的真相。
其实,关于李白崇道及神仙思想,前人论述甚多,但大抵认为李白追求神仙及修道,是因为政治上失意后的寄托,跟隐士避世思想相去不远。但有研究者认为,访道求仙实际上是纵贯了李白一生的活动,对照李白自己说的「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以及他在〈赠张相镐二首〉之二中说的「十五观奇书」,再对照他所谓的:「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我们可知,李白幼年就对访道求仙很向往,因此硬要说这只是李白在青壮年经历了仕宦失意后的寄托,是非常待商榷的。
不过,这并非此文论述的重点。这里要谈的,是北宋有一则关于李白的记载,十分惊人:成仙的李白,曾于北宋时期再次现身。此文就说说这则北宋奇闻。
李白在创作中多次描写自己修道的经历,例如他在诗组《游泰山六首》里写道: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从《游泰山六首》的这一段描述来看,可知李白常年吃斋,经常抄写、吟诵道经。李白修道是有收获的,除了可以和护法神沟通,还拥有身轻如「云行」、「羽翼生」之感。
那么北宋到底记述了甚么呢?
蒲宗孟,字「传正」,北宋仁宗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科举考中进士,諡号「恭敏」,曾经用封锁的办法清除盘踞在梁山泊的强盗。蒲宗孟统领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时,某天有位道人前来拜访,结果看门的把他挡在了外面,道人也不强求,随即留下一副卷轴,转身就走了。
蒲宗孟知道后打开,只见卷轴展开后上面题写着诗句:
我居清空表,君隐尘埃中,
声形不相吊,兹事难形容。
还又有诗写道:
欲乘明月光,于君开素怀,
天杯饮清露,展翼到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奇才,
君才不可尽,玉尺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
绛宫楼阁百千仞,霞衣杂与云烟浮。
文字最后落款为:上清鉴逸真人李白。
蒲宗孟看完后又吃惊又惆怅:诗仙李白来找他,竟被看门人拦住了,真是错失仙缘啊!蒲宗孟心中遗憾的不得了,只好把看门人用绳索捆绑起来,惩治了一番。蒲宗孟因此还派人遍访益都的大街小巷,但都没有找到那位道人的踪迹。
不过,在那一则记载里,提到诗仙李白的道号是「上清鉴逸真人」,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此,笔者查找资料,竟发现明代编纂的《正统道藏 洞神部谱箓类 玄品录 卷之五》中记载「世以为太白之精,一号上清鉴逸真人。」《正统道藏》为明成祖下令编辑,最后明英宗正统年间方才校定付印,是最全面的道教经典合集;而《玄品录》又名《玄史》,是茅山派收集的道家仙人传记汇编。
由此可见,李白成仙后道号为「上清鉴逸真人」,绝非蒲宗孟所能编造,而且蒲宗孟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也没有必要去编造这样的故事。看来诗仙李白是真的修道圆满成仙去了。
责任编辑: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