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理善)清朝的康熙皇帝(1654-1722年)是中国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而同一时期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在位长达72年,是欧洲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王。一位皇帝一位国王,一东一西分居于欧亚大陆的两端,几乎同时建立了各自的辉煌功业,前者开创了康乾盛世,后者树立了近代欧洲君主政治的典范。两位从未谋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还有一段被后世传为佳话的文化交往史。
首先,他们都是年幼即位。路易十四六岁加冕,康熙皇帝七岁登基。因为年幼,路易十四由母后安娜摄政,康熙则是由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扶持。二位都有过一段大权旁落的经历—路易十四亲政前,国政完全由首相马萨林把持,而康熙初期的朝政几乎全由鳌拜控制。路易十四直到马萨林去世才掌握了权力,而少年康熙则是有勇有谋智擒鳌拜,除去了这个亲政的最大障碍。这个故事也曾登上神韵的舞台,为观众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那段历史。
康熙和路易十四都擅长骑射,并熟悉多种语言。路易十四使用优雅的法文,还能说流利的义大利和西班牙语和基本的拉丁语;康熙皇帝则精通满语、蒙古语、汉语,汉学根基也十分深厚。
他们都领导了许多成功的军事行动,都热爱学习,并促进了艺术和科学发展。路易十四发明了高跟鞋、芭蕾舞,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学校,定期举办宫廷舞会;还建立了音乐学院,开创了巴洛克音乐时代;他扩建凡尔赛宫,使得凡尔赛宫成为了欧洲最宏大、雄伟、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而康熙大帝先后修建了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尤其是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除了怡情健身外,更兼具联络蒙古王公的政治功能。
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注意到,尽管清朝的国库堆满了金银财宝,但谦虚的康熙却过著简朴的生活,吃得健康但又不奢华,常常从一些坚果中获取深夜小吃的满足感;而路易斯却喜欢豪华宴会和炫耀自己的长袜,以及穿高跟鞋的双腿。或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一个含蓄内敛,一个外向奔放的折射吧。
17世纪起,大航海打通了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一波又一波传教士从海路来到中国,康熙在位期间,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了约50名法国传教士,他们也注意到康熙与路易十四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后来西方有句谚语说「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国王受到同一个天使的保护」,就是从这里来的。
路易十四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康熙则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医学、天文和许多其他学科,并十分喜爱法国玻璃杯。今天,如果您参观凡尔赛宫,您会发现康熙送给路易十四的中国丝绸、漆器和花瓶。
路易十四曾致康熙皇帝的一封书信,中译文来自郑如芳(台北故宫《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全文如下:
至高无上、伟大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许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隔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耶稣会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作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
为此,愿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显尊荣。
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
您最亲爱之好友
路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