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C
Auckland
星期五, 9 5 月, 2025

「門不三 窗不四」為啥建房講究這些?

0
俗話既通俗易懂,又言簡意賅,因為很多俗話來源於生活,非常接地氣,因此,涉及的領域很廣,例如這句「門不三,窗不四」,是關於陽宅風水的俗話。 古代和現代一樣,建造一座房子都非容易的事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民間諺語對天氣的預測居然很精準?

0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想信很多人知道在反映物候的節令--芒種到來之後,也代表梅雨期來臨了,民間就流傳不少關於梅雨的諺語,此文將為諸君介紹其中的一部分。「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麥、小麥開...

端午節 為啥要划龍舟吃粽子?

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粽葉飄香,龍舟競渡,人們都會想起峨冠博帶、行吟在汨羅江畔的屈原。他是楚國的三閭大夫,是憂國憂民的浪漫詩人。 屈原,生活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得到了...

談臺灣端午節最奇特的2項習俗

0
(作者: 盧⼄欣)黃曆5⽉初5,是⼀年⼀度的端午節。此節⽇另稱為端陽節、端五、重五、重午、午⽇、午⽇節、五⽉節、五⽉節、艾節、夏節等。不要以為華⼈地區所進⾏的端陽節活動都只有包粽⼦、賽龍⾈等尋常習俗,...

「人有三急」和「六親不認」是哪三急?哪六親?(圖)

0
有很多俗語或者老話,我們都曾聽說,但是要追問為甚麼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比如這句俗語「人有三急」,究竟是哪三急,還有一句我們經常說的「六親不認」,到底是哪六親呢? 今天大家一起來瞭解一...

古人吃的5大端午節粽子 揭示一大關鍵

0
說起讓人立刻聯想到愛國忠臣屈原的粽子這一小東西,在中華文化中可謂是源遠流長。《續齊諧記》記載楚地人以竹筒貯米投水祭祀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後來為了驅逐蛟...

「毒月」來臨?注意這些傳統習俗與禁忌

0
「小滿」節氣(5/21)已經過去了,我們在5月30日迎來了黃曆五月一日。說到五月,可不只有吃粽子過「端午節」,大家非常有必要了解和謹記「五毒月」和「九毒日」的傳統習俗和禁忌。因為這關乎著今後的美好健康...

農村流傳最廣的7諺語 揭鳥類能會預言

0
中國華夏歷史文明,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流傳了許多俗諺,這也是前輩們的生活總結。雖然這些諺語現在的人很少去關注,但人們過去會依靠這些諺語來了解天氣,對農民耕地十分重要。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認識農村流傳最廣...

萬事分已定 浮生空自忙(組圖)

0
古語道得好:「命若窮,掘著黃金化作銅;命若富,拾著白紙變成布。」所以,吳彥高有詞云:「造化無定據,翻來覆去;倒橫直豎,眼見都如許!」僧晦庵亦有詞云:「誰不願,黃金屋?誰不願,千鍾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

祖宗常說要「光耀門楣」 但門楣在哪兒?(圖)

0
以前的長輩們常常會對晚輩說,要記得「光耀門楣」。但是,你知道「門楣」到底在哪裡嗎? 門楣,就是正門上方門框上部的橫樑,一般都是粗重實木製就。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門之上標示門楣,...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