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常見的睡眠現象,人們不以為然,還有人把打呼嚕看成睡得香的表現。其實,打呼嚕是健康的大敵,打呼嚕時呼吸及心跳驟停可導致在睡眠中離世,打呼嚕已威脅到生命健康。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的質量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息息相關。然而,罕有人會想到睡眠與慢性疾病有關,才使得慢性疾病治療起來更加困難。
醫學專家表示,若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梗腦梗等慢性疾病,多次治療都無效,則應看看睡眠是否有問題。一般到了40~50歲左右,就應注意睡眠問題。
易發脾氣打呼嚕 需警惕睡眠疾病
醫學專家表示指出,呼吸暫停綜合症使得夜間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從而睡眠變得支離破碎,患者可能會在夜間猝死,突發腦卒中,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性格會變得脾氣大、易暴躁,且生活質量逐漸減低。在50歲之前,男性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50歲以後,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機率呈5倍增長。
大陸有一位備受睡眠障礙引起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已多年,年輕時睡覺就會打呼嚕。近年來出現記憶力下降等現象,CT檢查結果顯示丘腦病變,並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家屬表示,患者在患病的過程中脾氣大,曾把手機、電腦等貴重的東西都摔得支離破碎,突發腦梗後才檢查出睡眠問題,之前根本沒有意識到打呼嚕與腦梗居然有關係,之後得到有效的治療,病情已慢慢得到控制。
減輕減少打呼嚕的方法
1、少喝酒、抽菸、減肥等
打呼嚕是很多人睡眠中常見現象,為防止慢性疾病的產生,患者應該怎麼做才能減輕打呼嚕的情況呢?專家表示,導致打呼嚕的原因可能是飲酒、抽菸、肥胖、藥物作用等等,要減輕打呼嚕應從源頭上制止,少喝酒、少抽菸、減肥、調整藥物服用時間等都是減輕打呼嚕的方法。
2、用鼻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