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国轮播推送 张爱玲上海火了 民间掀风潮「拜了保佑我润」 By 纽西兰看中国 - 2022-04-22 0 80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上海作家张爱玲(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在中共宣称的「动态清零」政策下,上海封控近一个月,除了传出阿里巴巴副总裁贾扬清从上海急赴美国外,关于「移民条件」搜寻次数也是暴增2846%。如今,在传出上海人开始拜起作家张爱玲,称她为「跑路天后」,借此抒发不满。 中国疫情再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不仅连日新增病例突破2万,也连续4天出现死亡病例,但中共政府仍坚持执行「动态清零」政策。而这过程中,防疫人员除暴力行径频传之外,上海物资已匮乏至极限,市民买菜、温饱都成问题,「以物易物」的经济模式成为上海的日常,让当地民众苦不堪言。 面对上海政府的不作为,近日民间掀起拜「跑路天后」张爱玲风潮,以表达不满情绪。 在微博上,有网友贴出张爱玲的照片,并写上「拜祖师爷」、「祖师爷保佑我」,或是「跑路天后,先知先觉」、「拜了能保佑我润(Run)吗」等留言。也有网友猜想她当年若不「润」,会遭遇什么样的迫害。 「张爱玲润的很及时,没走的例如老舍很多都死在了各种运动里」。 公开资料显示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中共建政后,上海宣传部长夏衍曾邀请张爱玲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但由于面临政治压力,张爱玲在1952年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港大学业」为由申请赴港,之后定居美国。 1950至1976年期间,中共政府接连发起「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让中国政经社环境动荡,酿出无数悲剧。当时,张爱玲以小说形式《秧歌》、《赤地之恋》等描述了中共治下的中国农村土改、三反运动下,大陆百姓的遭遇。 现居德国的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家长平在德国之声也撰文指出,人们应该读一读张爱玲描述饥饿的「秧歌」,因为「秧歌」与当下上海的境遇密切相关。 长平还表示,「秧歌」不仅讲述了一个政权制造的饥饿和迫害等人权灾难,还揭露了该政权怎样看待底层的苦难,「无疑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小说,也更加直截了当地讲出了张爱玲的政治观点」。 《秧歌》写了两个并行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1951年底上海近郊农民月香一家人在新年前夕的悲惨遭遇。土改的结果是农民斗倒了地主,却遭到政权更严重的盘剥,富庶江南成为饥饿之地。饥饿的农民发出抗议声音,上级派兵镇压。月香的孩子被踩死,丈夫受伤身亡,绝望中她放火烧掉粮仓,也葬身烈焰。 另一个故事是讲电影编剧顾冈被安排下乡体验生活,写一个关于土改的电影。他看见的是乡民饥肠辘辘,自己也亲历了饥饿的痛苦,但他仍迎合上级要求把痛苦写成欢乐,把农民群体抗议政府写成他们反抗地主压迫,还把月香纵火自焚写成农民对国民党的愤怒。 长平也提及,张爱玲选择离开,但与她背景相似、留在大陆的作家苏青、关露、周瘦鹃等人,大多没有躲过残酷的政治迫害。 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