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活小常识轮播推送 有趣!6个关于超市的冷知识 By 纽西兰看中国 - 2022-01-12 0 65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示意图 ,图源:pixabay 超市的商品价格、商品陈列、购物标语、甚至音乐都跟经济学挂钩,商家巧妙运用经济心理学,让顾客更好的购买所需商品。 1、商家常用「99结尾」,左位效应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分析人们更愿意买9.99元的商品,而不愿意购买10.00元的商品,心理学专家把这种称为「左位效应」。 当我们在超市或者网路购物时,99.9元商品会比100元的商品更有吸引力,这就是利用「左位效应」。 在行动支付时代,许多商家都在运用「左位效应」,因为再也不用担心找零钱的麻烦了。 2、高利润的物品 摆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 研究发现,商家会把销量跟利润最高的商品摆放在顾客容易取到的位置,方便随手拿到。 如果你对品牌没有要求,你可以踮起脚尖或者弯下身腰,可以看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3、购物车的大小 影响你的购物欲 现在的超市手推车比1975年的购物车体积大两倍。 经济学家分析称:这是利用顾客乐于把购物车装满的心理。 最初超市备有购物筐,后来购物筐换成了现今的购物车。 4、超市的音乐 会影响你的购物欲 有研究分析并得出结论:不同风格音乐会影响顾客的购物欲。 例如:优雅的古典音乐会增加部分顾客的购买欲;抒情类型音乐会让部分男士更舍得为另一半购买商品;轻音乐会使部分顾客更倾向于廉价商品;而摇滚类音乐会降低顾客购物欲,让顾客在购物时没那么快果断选择。 5、有色灯光 让食物看起来更「新鲜」 超市不同食物会用不同的有色灯光,目的是为了让商品看起来更新鲜。 肉类一般用红灯,面包类用黄灯,而海鲜类用蓝灯。 6、巧妙利用「晕轮效应」,让你产生超市商品都很划算的心理 超市有一套完美的价格策略,我们经常看到超市宣传天天巨惠、几公里内最低价等口号标语,其实这是商家利用心理学的「晕轮效应」。 商家将一小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定低,让我们产生这家超市所有商品都很廉价的心理。 责任编辑: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