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流传:「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也就是说夫妻如果一方出现死亡的情况,另外一方不能为其送葬,如果一旦送葬的话,则会遇到一些麻烦和恶劣。那么,一对夫妻为何不能在生死存亡之际相送?
俗语「夫妻不送葬 送葬必遭殃」
这个俗语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相信生死有命,前世今生皆有定数。因此,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在送葬的时候,如果携手同行,可能会干扰彼此的命运轨迹,甚至可能导致一方遭受不好的报应。为了遵循命运和尊重逝者,夫妻之间选择不送葬,以免招惹不祥之事。
1、担心未亡人过于伤心
在古代,「同甘共苦」是夫妻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精神。夫妇之间不但是生活上的伙伴,相互依赖,互相扶持。这份感情并不只是一份浪漫的爱情,而是一份无法割舍的伙伴之情。如果其中一方去世了,另一方自然会感到难过和失落
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所以「不相送」能够使活着的人不会太过悲伤,可以帮助减轻未亡人对逝去配偶的失落与悲痛,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爱护,一种尊敬。
如果未亡人到场相送时过于哀伤,发生让人难过或意外的行为,才会衍伸出「夫妻不相送」的习俗。
2、会招惹来离世之人的鬼魂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夫妻两人生前非常恩爱的话,一方突然出现过世的话,另一方就坚决不能送葬。
因为给离世之人送葬的话,就可能会招惹来离世之人的鬼魂,这些鬼魂会不断的纠缠活人,希望对方能够出现意外,从而下来陪伴自己。未亡人也会受到鬼魂的侵扰从而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些鬼魂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再续前缘的目的。
3、未亡人到场相送 暗示未来将再嫁或再娶
未亡人为了展现对另一半的坚贞不移,所以不会在告别式当天相送。这个习俗的说法较难考证,但老一辈的习俗中,确实存在着这种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