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张灵甫–河岳英灵终成仁 长使英雄泪满襟

0
37
图为张灵甫将军(视讯截图)

(作者:赵长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时穷节乃⾒,⼀⼀垂丹青。」《满江红》和《正气歌》被少时张灵甫书写过不知多少遍,这不仅促使了他精神的养成,也预⽰、总结了他的⼀⽣:驰骋沙场壮怀激烈,时穷节现饮诀成仁。

碑林习字 获赞奇才

张灵甫(1903∼1947),名钟麟,字灵甫,陕⻄⻄安⼈,⾝⾼1.89米,仪表堂堂,被誉为⺠国最帅将军。⽗亲张鸿恩,⾝⾼1.9米,朴实勤快,被称为「种庄稼的状元」。

张灵甫幼承庭训,读《四书》、《五经》。他喜好书法,并勤⽽⾏之,在长安中学唸书时,时常步⾏⼗余里到⻄安⽂庙研习,那时他最喜书写《满江红》、《正气歌》,贴的满屋⼦都是。

张灵甫⼀⼿魏碑造诣极深,⼀次他在碑林习字,正巧遇到在关中书院授课的⺠国开国元勋于右任,于右任看过张灵甫的字,赞其为奇才,两⼈遂结为忘年交。这段交情,为张灵甫⽇后入黄埔、报国家埋下了伏笔。

张灵甫书法(看中国合成图)

北⼤⾼才 从戎黄埔

张灵甫酷爱历史,1923年考取北京⼤学历史系。所谓时势造英雄,与当时不少国⺠将领、爱国学⽣相同的是,张灵甫终以「⼤丈夫当拨乱反正,旋干转坤,措国家于磐⽯之安,登斯⺠于衽席之上,⽽纡衡⼤局,非武⼒不⾜以除强暴,非破坏不⾜以⾔建设」的眼光和决⼼投笔从戎。

张灵甫,陕⻄⻄安⼈,⾝⾼1.89米,仪表堂堂,被誉为⺠国最帅将军。

离开北⼤后,张灵甫先到河南胡景翼统帅的⻄北军国⺠⼆军,加入军官训练团,后来在此与于右任重逢。再⾒张灵甫,于右任惜其屈才,推荐他报考广州黄埔军校。

1925年,张灵甫成为黄埔第四期学员,修步科。1926年,被编入国⺠⾰命军第⼀军,⾃此,开始了他20年的戎⾺⽣涯。

军档被窃 怒斩共谍

当时,正值国⺠⾰命军北伐与剿共时期,张灵甫作战骁勇,数度击溃红军,获胡宗南连赞「黄埔英才,⾰命猛将」。

1933年,张灵甫所在部队在四川剿共勇猛。当时川陕⼀带共党地下活动活跃,经⼈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结婚。1936年,轰动⼀时的张灵甫杀妻事件被炒的沸沸扬扬,共党编造了「因妒杀妻」、「冬天割⾲菜包饺⼦」的故事,张灵甫因此⾃解南京,被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对于张灵甫冲冠⼀怒的真实原因,他的老友、部下刘光宇说:「她(吴海兰)偷了张灵甫的军事档,⼜不讲理由,张灵甫怀疑她为共产党⼯作。」「只好毙了她。」后经张灵甫和吴海兰的女儿证实,吴海兰的确是中共地下党⼈员。

引经据典 勇建奇功

1937年抗战爆发,张灵甫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随即赴淞沪会战,在74军51师任305团团长。
1938年,张灵甫因战功升任74军51师153旅少将旅长。9⽉,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中,74军与⽇军对战久攻不下。讨论作战⽅案时,张灵甫以《三国演义》魏国⼤将邓艾出蜀将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越摩天岭,⼀举攻克江油、涪城、成都为例,建议奇袭,以收两⾯夹攻之效。


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攻占⽇军撤退的主要道路张古⼭。(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他亲率突击队从⼭后攀绝壁攀⽊挂树⽽上,攻占⽇军撤退的主要道路张古⼭。⽽后⽇军出动⾶机、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夷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死战,与⽇军鏖战五个昼夜,封死了⽇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立下成功包围⽇军106师团的基⽯。

⽇军俘虏后来说,当时如果国军再推进100米,106师团长就只得剖腹了。这差点成为抗战中唯⼀⼀次全歼⽇军整个师团的战例。张灵甫此役建奇功,名震天下。

常胜将军 ⽇军敬畏

1939年3⽉,南昌会战中,张灵甫右腿中炮弹负伤,留下残疾,被称为「跛腿将军」。对此,张灵甫说:「吾张某⼈腿虽废,无以站立,然中华⺠族得以站立,不为倭贼所欺,吾之腿值也。」

吾张某⼈腿虽废,无以站立,然中华⺠族得以站立,不为倭贼所欺,吾之腿值也。

1939∼1942年间,张灵甫率部参加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会战中,74军「拚死⼒拒,虽⾎⾁横⾶、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荣获「第⼀武功状」和最⾼荣誉「⾶虎旗」。

1943年常德会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迫使⽇军退出,被蒋介⽯誉为「模范军⼈」。1945年4⽉,率军在湘⻄会战雪峰⼭战役中⼤获全胜,被称为「常胜将军」。

战后⽇本编纂官⽅战史《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其中频频提及与74军的作战情况,称之为「⽀那第⼀恐怖军」。抗战中,74军打出了「抗⽇铁军」和「头号王牌」的威名,张灵甫随74军,几乎无役不与,写下了为国家、为⺠族⽽战最辉煌的⼀⾴。

抗战中,74军打出了「抗⽇铁军」和「头号王牌」的威名,⽇本官⽅战史称其为「⽀那第⼀恐怖军」。
抗战胜利 携⼿贞妻

抗战胜利后,张灵甫遇到为他守候⼀⽣的贞妻王⽟龄,在王⽟龄的回忆中,与丈夫的点滴往事平静⽽动⼈。「有时候,他给我讲故事。他告诉我,战争爆发前,他在北⼤读历史系。每⼀朝每⼀代的⽂化名⼈、野史传奇,他如数家珍。他喜欢讲,我也喜欢听。⽽他⾃⼰抗战时打仗的故事,却从未讲过。」

在王⽟龄的回忆中,与丈夫的点滴往事平静⽽动⼈。(看中国合成图)

1946年3⽉,74军整编为第74师,张灵甫升任74师中将师长,兼任南京⾸都警备司令。王⽟龄说:「我与他在南京度过了⼀段平静快乐的时光。他教我骑⾺。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还不⼤会骑。他驾着⾺在前⾯跑,我的⾺不知怎地也在后⾯跟着他跑,怎么拉缰绳都停不下来。我吓得死叫,⼤喊:『别跑那么快!』他就在⾺上回头冲我笑。年龄的隔阂我从没感觉到。他也从来不讲甚么很⾁⿇的话。但是他会说:『我讨了⼀个好老婆,这比甚么财富都重要,我要讨饭的话我老婆可以给我拿碗。』他有时候讲些话,就会让我很感动。」

时穷节现 永垂丹青

1946年7⽉,整编第74师在南京誓师,之后投入战场。攻苏北、取涟⽔,捷报频传,倍受蒋介⽯嘉奖。

1947年4⽉,整编第74师依命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第⼀兵团司令汤恩伯发现整编第74师上孟良崮是错误计画,向刘斐要求紧急更改作战计画,然⽽刘斐藉⼝蒋总统已就寝故意阻挠。时任国防部作战次长的刘斐和作战厅长郭汝瑰是潜于国军的中共间谍。

孟良崮⼀役⼗分惨烈,中共以⼈海战术,⽤⼈⾁作炮灰围攻74师。1947年5⽉16⽇,经过4天激战,74师全师近乎殉国。

孟良崮⼀役⼗分惨烈,张灵甫和74师最后的战⾾场⾯在历史中凝成永恒,壮哉、悲哉、惜哉。(以上皆为网路图片)

张灵甫留下绝笔遗书:「⼗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战况更趋恶化,弹尽援绝,⽔粮俱无。我与仁杰(副师长蔡仁杰)决战⾄最后⼀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与部属。老⽗来京未⾒,痛极!望善待之。幼⼦望养育之。⽟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5⽉16⽇,孟良崮。」

对于整编74师和张灵甫殉国,蒋介⽯痛⼼不已:「以我绝对优势之⾰命武⼒,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的损失,能不令⼈哀痛!」写挽幛曰「河岳英灵」。⺠国政府后将⼀艘军舰命名为「灵甫号」。

张灵甫被誉为「⺠国第⼀烈⼠」,是国⺠⾰命忠烈祠入祀第⼀⼈。与中华⺠族众多英灵相同的是,这些抗战英雄终被共匪所害,壮烈殉国。张灵甫和74师最后的战⾾场⾯在历史中凝成永恒,壮哉、悲哉、惜哉。「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来源:看中国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