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織女跨時代的愛情 告訴了我們甚麼?

0
32
(圖源:Nguyenqa/CC BY-SA 4.0)
(作者: 清淺 整理)今天(4日)是黃曆七⽉七⽇,是⺠間所謂浪漫的七夕情⼈節,也就是眾⼈津津樂道的⽜郎織女相會⽇。不過,真正的⽜郎織女故事或許跟你現在既定印象中的差距甚⼤。這裡就以南梁殷雲《⼩說》中的⽜郎織女故事為例,來跟⼤家聊聊:最傳統的⽜郎織女愛情故事,究竟訴說了甚麼道理?

關於⽜郎織女的記載
⾸先,跟諸君介紹,⽜郎、織女最早是出現在《詩經・⼩雅》中:「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不認服箱。東有啟明,⻄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
不過,當時指涉的並非是天上神仙,⽽是天上的星座。
到了⻄漢時期,⽜郎、織女才被描述成為了神⼈,⽽在東漢時代,百姓則習慣以「牽⽜」來稱呼「⽜郎」。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都賦》中,即有「臨乎昆明之池,左牽⽜⽽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之描寫;《⻄南夷傳》亦有昆明池較詳細的記載:漢武帝劉徹在得知⻄南昆明國有滇池,且⽅圓三百⾥之後,他於公元前119年,特命⼈仿造滇池在都城長安(今⽇⻄安)興修⽔利,並稱之為昆明池。昆明池既可灌溉漕運,⼜可遊覽練軍。與此同時,朝廷還雕刻了兩尊⼤型⽯雕,稱之為「守池神」。
沒錯,昆明池中的這兩尊「守池神」,正是⽜郎和織女。
曾被時⼈譽為「關⻄孔⼦」的東漢楊震,在早期關中地區的地記專書《關輔古語》中,也記載了相關之事:「昆明池中有⼆⽯⼈,立牽⽜、織女於池之東⻄,以象天河。」
除此之外,漢朝還遺留下來兩座⽯像,被稱為「⽯⽗」、「⽯婆」。據悉,現距⻄安坡⻄約⼆⼗華⾥⽃⾨鎮東南,有⼀間俗稱為「⽯爺廟」的⼩廟。
廟的東邊三⾥,也就是在北常家莊附近⽥間另有⼀間⼩廟,俗稱為「⽯婆廟」。這兩間廟中各⾃有⼀座⽯像,皆源⾃於漢代昆明池遺址(⾒:《⽂物參考資料》第⼀期的《⻄安附近所⾒⻄漢⽯雕藝術》,1955年)。這位⾼約230公分的⽯爺正是牽⽜像,⾼約190公分的⽯婆當然就是織女像了。
在東漢的《古詩⼗九⾸》中,我們可以發現,古⼈這時候已經在⽜郎、織女的故事中添加了愛情元素。
南北朝時期,任眆在《述異記》中則有如此描述:「⼤河之東,有美女麗⼈,乃天帝之⼦,機杼女⼯,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牽⽜為妻,⾃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年⼀度相會。」由此可⾒,現代⼈熟知的⽜郎、織女傳說已經成型。
南梁殷雲之織女嫁⽜郎
南梁的殷雲在《⼩說》中如此載道: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牽⽜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年⼀度相會。
涉秋七⽇,鵲⾸無故皆髡,相傳是⽇河⿎與織女會於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皆脫去。
內容說道:天河東岸住著⼀位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她年年在織布機前辛勤勞作,織出華麗無比的天衣。天帝疼惜織女獨居沒有伴侶,遂將她嫁給了居住在天河⻄岸的牽⽜郎。誰知,織女在出嫁之後,卻荒廢了織布。天帝為此⼗分惱怒,命令織女歸返到河東去居住,並僅僅允許織女跟⽜郎⼀年只能相會⼀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黃曆七⽉初七),喜鵲的頭頂都會無緣無故地禿了。相傳牽⽜郎和織女正是在這⼀⽇在銀河東岸相會。由於當時是喜鵲⾶來搭橋,⽜郎⾃喜鵲們的頭上踩踏過去,就這樣將喜鵲頭頂的⽑都給踩掉了。
仔細品酌這⼀故事,想必⼤家體悟到的並非是男女的濃情深愛,更多的是感悟到⾝為⼀名女⼦應當要勤勉持家,無論出嫁與否,均當如此。否則,⼀旦好逸惡勞必將遭受懲罰。
可能有⼈會覺得奇怪,怎麼古⼈所說的⽜郎織女故事跟今天⺠眾喜愛的浪漫愛情故事差很⼤。其實,這是因為後⼈逐漸不了解前⼈的正統思想,⼀次次地將⽜郎織女的故事給改編了,變得更加世俗化、更加愛情化,連神祇也遭到俗化,變得更具⼈性,也更讓世⼈覺得神祇作為與⼈無異,對之少了些許崇敬。例如有的⽜郎織女故事中,忽然出現了⻄王⺟等神祇,硬⽣⽣地將⽜郎織女這⼀對愛侶給拆散了,害得有情⼈相隔兩地,終⽇淚眼,進⽽引發⺠間為之抱不平,為之掬⼀把同情淚。
代代後⼈對⽜郎織女的刻意改編,真真使得具備純正的傳統內涵被剝奪了原有的⽂化本意,逐漸失去了教⼈必須向上、維持道德規範的教育意義了。⽜郎織女的故事經過多次改編,其中過程及莫⼤差異,確實值得今⼈細細深思。
来源: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