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彎頭)有句諺語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說明一天之中最寶貴的時間是清晨,如何運用寶貴的時光做「有用」的事,很值得我們認真看待。但是最近有一項研究指出,早上「賴床」、「貪睡」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不僅有助於提振精神,還可以大幅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人口老化是全球共同的問題,「年齡」是失智症最主要的風險因子。全球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這是一種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它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徵,並伴隨著其他認知功能的退化,也就是嚴重的智慧能力的退步。患者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處理日常生活作息變得很困難,也無法勝任熟悉的事物,甚至可能發生個性改變、行為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
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阻止或治癒失智症患者受損的大腦,對於如何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機率?醫界的建議是多運動、多動腦,多參與社交活動,採取地中海型飲食,維持健康體重;除此之外,近期還多了一項非常有趣的建議,那就是多「賴床」。
臺灣大學醫學院最新的研究指出,週末多賴床一些時間,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的大腦有潛在地保護作用,可以降低70%以上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花了2年的時間追蹤調查215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些長者每天必須要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並且在手腕上配戴監測儀來記錄睡眠時間。結果發現,約一半以上的長者會在週末貪睡,而這群人的認知功能退化風險,比那些不貪睡的人低了74%。
為甚麼賴床有這個好處?目前尚不清楚,但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個是貪睡可能讓大腦有更多的時間去修復與休息,加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另一個可能是充足的睡眠可以減少體內的發炎現象,這可能與未來失智症的發展有關。
研究發現:喜歡「賴床」的人智商比較高
有些人認為賴床就是偷懶、沒有自製力的象徵,不過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喜歡賴床的人其實智商都比較高。
這項研究的主題為「為什麼夜貓子更加聰明?」,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針對1229位男女進行調查,結果他們發現愛賴床的人其實智商更高、適應力更強,而且這些「夜貓族」跟一般人相比,有更高收入和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那些不想準時起床的人其實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會讓其他事物(例如鬧鐘)影響自己,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個性非常獨立,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更能照著自己喜歡的步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