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南楓編譯報導)紐西蘭商業委員會在9月4日發布了首份年度食品雜貨報告,發現紐西蘭人在超市購物的花費越來越高,除了特價商品令人困惑,各個商家的會員卡計畫也沒有帶來過多的實際優惠。
對於那些希望該行業發生重大變革的人來說,讀到這些報告可能會感到沮喪。但這一切對消費者意味著什麼呢?以下是家庭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高物價不是錯覺
報告指出,食品是紐西蘭家庭的一項主要開支,而我們所支付的價格與國際標準相比是偏高的。在截至去年6月的一年中,平均每個家庭每週在食品雜貨上花費214紐幣,約佔每週預算總額的13%。
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食品雜貨價格的漲幅超過了其它任何普通家庭支出的漲幅。這主要歸因於水果和蔬菜,隨著天氣影響的過去,水果和蔬菜的價格最近有所回落。在2022年,紐西蘭的食品雜貨支出在經合組織(OECD)中位居第四,紐西蘭人在食品雜貨購物上的支出高於澳大利亞和英國人。
報告稱,「高低定價」的策略,即超市在特定時間為某些產品提供更高的折扣,讓購物者更難判斷商品是否真的物美價廉。而會員積分獎勵計畫的回報率很少,僅在Flybuys的0.71%和Everyday的0.75%之間。
從2007年到2019年,每週在雜貨食品上的平均花費每三年增長7.3%,但最新數據顯示該數字增長了28.9%。
奧塔哥大學(Otago University)商學院高級講師Rob Hamlin稱,紐西蘭的購物者比世界上其它國家的購物者更慘。我最近去東京旅遊,我認為那裡的食物很便宜。我從東京去了柏林,柏林的食物便宜得離譜,而且質量更好。英國的食品同樣便宜,但質量可能與紐西蘭相當。超市有問題,但總的來說,紐西蘭人在很多方面的開銷太昂貴了。
競爭並沒有降低利潤或零售價格
委員會的報告稱,超市會將自身成本上升作為價格上漲的原因。但利潤率在持續增長,所有大型超市的價格成本利潤率都在增長,這意味著零售價格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商品成本的增長速度。
在非生鮮產品類別方面,北島New World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的利潤率增長了3.9個百分點。Pak’n Save增加了2.3個百分點。在南島,New World增加了2.9個百分點,Pak’n Save增加了2.7個百分點。Countdown,即現在的Woolworths,利潤率增長了3.6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在所有生鮮品類中,利潤率平均增長了0.4個百分點。超市繼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實現高於我們預期的利潤率水平。尤其是食品類,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將持續實現較高的利潤水平。
紐西蘭消費者協會研究和宣傳負責人Gemma Rasmussen認為,家庭在日常的支出不會很快得到緩解。食品支出是僅次於住房成本的第二大支出。三年前,對食品的擔憂在十個擔憂選項中排名第八,所以食品壓力肯定是存在的。
食品雜貨專員強調,改善食品雜貨行業健康和競爭的變革將是緩慢的。食品雜貨報告顯示,雖然成千上萬的家庭一直在為餐桌上的食物而苦苦掙扎,但超市的零售利潤卻在增加,競爭也沒有得到改善。,這說明我們的雙頭壟斷企業膽大妄為,他們繼續壓榨供應商,增加他們的結賬利潤。
Woolworths認為,跨國供應商的作用也需要加以審視。Foodstuffs則認為,在過去的27個月中,該公司有24個月的價格漲幅低於食品價格通脹率。
雙巨頭意外的競爭對手並不輕鬆
報告指出,Costco的開業引起了廣泛關注,截至3月,已有15萬會員註冊。雖然它在第一個完整年度錄得了3.41億紐幣的收入,但卻虧損了2050萬紐幣。
委員會表示,短時間內不會有新的Costco開業,一個新店從開始宣布開業到營業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因此Costco不可能擴張到成為第三大超市的有力競爭者。
報告稱,Warehouse可能是一個選擇,它的商店網路意味著在許多情況下它可以鼓勵購物者分批購物,但它曾表示無意籌集競爭所需的資金。
其它競爭者可能來自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偏好,但試圖通過純線上零售取得這種進展的嘗試尚未成功。
報告指出,自2022年3月以來,Bin Inn關閉了五家門店,Huckleberry進入了破產清算,備受矚目的在線零售商Supie也以失敗告終。只有極少數商家,如Reduced to Clear,正在擴張。
新措施可以解決問題嗎?
報告指出,超市的在線產品有所增加,而且還在安全等方面進行了投資。許多門店都得到了改善,超市正在用電子價格標牌取代紙質價格標牌。
但有些顧客更感興趣的是能降低成本的創新,比如食品折扣店的經營模式,產品種類更少,價格更低。
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市場分析學教授Bodo Lang說,如果認為專員的任命和兩年前對該行業的審查沒有好處,那就大錯特錯了。20世紀90年代末放鬆對電力市場的管制證明,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實質性地改變市場並迫使其更具競爭力。
Lang說,由於據稱的超市利潤率在不斷增加,食品雜貨專員正在考慮採取更嚴厲的手段來降低食品雜貨的價格。可採取的一些措施比如利用《公平交易法》、舉報網站和高達1,000萬紐幣的巨額罰款等,以提高該行業的競爭力。
罰款能起到作用嗎?
Hamlin認為罰款不會起很大作用,罰款的威懾力不足以改變這些人的想法,讓他們遵守政府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並且任何罰款最終都可能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消費者。
Hamlin認為如果商業委員會想讓罰款奏效,就必須大幅提高懲罰力度,首先要對那些擁有行政權力做出決策的個人進行追責,因為是這些決策會導致問題的出現。
Hamlin向委員會建議,可以要求超市對其銷售的所有商品保持一定的利潤率,這樣如果供應商想降低價格,零售商就不能將差價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