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文迪編譯報導)據Infometrics數據顯示,對超市食用油供應商來說,儘管其總體成本漲幅達到三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產量下降仍在推動食用油價格的上漲。
超市巨頭Foodstuffs委託Infometrics調查的紐西蘭食品雜貨供應商成本指數(Infometrics-Foodstuffs New Zealand Grocery Supplier Cost Index,GSCI)衡量供應商向其南、北島合作社收取的食品雜貨的價格變化。
Foodstuffs發現其供應商成本已達到多年來的最低點——今年10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漲2%。Infometrics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經濟學家Brad Olsen表示,這一放緩標誌著超市面臨的成本壓力發生了顯著變化。上一次供應成本增長率為2%出現在2021年9月。
月度數據顯示,10月份約有2300種商品的超市成本增加。Olsen說:「每月成本上漲的商品數量仍高於2018年至2020年期間的平均水平,但與2022年至2024年期間的較高水平相比繼續放緩。」
與此同時,仍有約十分之一的商品供應成本變化漲幅超過20%。而蔬果年漲幅僅為1.3%,因此農產品成本年漲幅為1.3%;黃油和塗抹醬價格上漲則使冷藏食品漲幅較高;漲幅最大的是麵條和食用油,後者是由全球產量下降導致的。
Infometrics的經濟學家說,全球供應問題推動了特定商品的價格上漲,而非廣泛通脹壓力。當然,「工資增長放緩和部分商業投資成本下降也起到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