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3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何佳慧综合报导)香港民意调查机构衡量香港社会状况时,向来有5项主要指标:自由、法治、民主、繁荣及安定。香港民主派较看重前三项指标,建制派则认为香港最重要是维持繁荣安定。不过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之际,香港民研却发现,香港的「繁荣」指标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安定」更排在所有指标之末,反映建制派也不满意香港现状。
综合港媒报导,香港民意研究所3月22日公布最新「五大社会核心指标」民调结果。调查于3月初进行,由访问员抽样致电一千名香港居民,邀请他们以0至10分评价香港的五项核心社会指标趋势。
调查结果发现,香港社会五项指标的评分,依次为「自由」、「法治」、「繁荣」、「民主」和「安定」,得分依次为4.92、4.36、3.98、3.98和3.91分。值得留意的是,「法治」、「繁荣」和「安定」指标,较一个月前录得显著跌幅,当中「繁荣」指标急跌0.99分,创下1997年6月调查开展以来新低。「安定」指标的跌幅则最大,一下跌去1.03分,成为所有指标中最低分一项。
「建制派指标」跌至历史低点
据香港01、东网等报导,香港民研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分析,「繁荣安定」是自中英谈判以来,北京对香港的一种政治论述,用来衡量香港是否顺利「回归」、「一国两制」是否成功、港人生活是否「不变」等。「繁荣」曾是5个指数中最高分的,于主权移交前夕1997年6月底创下最高的8.05分,之后几年也持续取得高分。但如今主权移交25年,「繁荣」指数竟然跌至历史低点,评分还不及当初的一半,是一个不幸的结果。
钟剑华表示,「安定」、「繁荣」是一项「先制派指标」,但过去25年来趋势一路向下,未来长时间都难以回升。就算7月份香港政府换届,也未必能让香港人对前景有信心。要改变整体社会气氛,北京当局就需要改变长期以来错误的对港政策。
前油尖旺区议会副主席余德宝则认为,民调结果反映一直重视「繁荣安定」的建制派,也不满港府的抗疫表现,对当权者是一个警号。疫情下各行各业备受打击,是繁荣指标下滑的原因;港府搞全民强检等抗疫措施「朝令夕改」,差不多几天就变一次,更让市民感到不安,并爆发抢购潮,政府辟谣亦无助平息恐慌。
学者:防疫措施过严 经济难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