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企存亡之際 官方讓企業家產業報國

0
76
民國實業家、資本家、立憲運動的領袖張謇。在文革期間,張謇墓被砸毀。(公有領域)
(作者:李正鑫)中國近年來「國進民退」的現象愈發突出,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堪憂,國有企業趁機收購民企,甚至不久前出現民營企業家孫大午被抓捕的事件。現在,北京當局弘揚「張謇精神」,呼籲企業家產業報國。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月在江蘇考察期間,特意參觀了清朝晚期實業家張謇創辦的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讚揚張謇是中國民族企業家的楷模。
12月12日,官方舉行以「張謇精神」為主題的論壇。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潘岳公開向中國企業家發出呼籲,要堅定產業興國、實業興邦的信念,並要「與國家同進退、共榮辱,同呼吸、共命運。」
有學者形容,從官方的表態堪憂看出,民營企業不僅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半邊天,還是挽救中共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此舉是為了切實執行「國進民退」政策,企業的發展必須符合「國家需要」,否則難逃遭政府接管的命運。
近年來中國經濟不斷下滑,但是,國有企業的利潤實現了顯著增長,而作為經濟支柱的民營企業卻陷入了萎縮之中,中國經濟整體上呈現「國進民退,外企撤離」的衰退特徵。
並且國有資本入主上市民營企業案例頻現: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由民企轉變為國企的例子多達11起,其中包含10家地方國有企業及1家央企成控股股東。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仍在快速擴大,2019年共計有43家上市民營企業的控制權被國資收購。今年以來截至11月15日,共有266家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其中,有22家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變為國有企業,相應其企業性質也由民營企業變為地方國有企業。甚至出現民營企業家遭官方抓捕的事件。
11月11日,河北保定市公安局通報: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孫大午等人涉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同時,大午集團對公帳戶被凍結,集團與各個子公司的人力資源、財務處,都已被警方控制。11月11日下午,第二批被帶走的領導人中有部分回到了集團。等待他們的是一群在案件偵辦期間前來接管集團的工作組人員。在官媒的報導中提到,當地政府已成立工作組進駐公司,大午醫院和大午中學已被接管。
對於官方的行為,孫大午曾表示:你想做個乾淨的人,你就做不成。你想做個好人,你就做不成。你非得把自己染黑,再把自己漂白;或者人家不把你弄髒,你自己得弄髒自己,這樣你才能混下去。這是我感到非常悲哀、悲憤的地方。
今年以來,官方對於民營經濟一再表示「關注」。中共中央辦公廳早前印發意見,要求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黨建工作。
12月14日,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悉尼科技大學學者馮崇義相信,針對所謂「不守規矩」民企,當局對付它們的手段會變本加厲,最終釀成惡性循環:「製造各種藉口把私企充公。隨著財務和債務的困難(加深)它還會進一步搶劫,它現在是殺雞取卵,稅收和各方面的財政收入都會進一步的削減,然後變成惡性循環,越削減越沒錢,越搶劫,帶來的困難就越來越大。」
馮崇義預料,「國進民退」升級下,未來一兩年,中國經濟將陷入危機。
張謇
張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號嗇庵,江蘇海門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
張謇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輕工業。他還創辦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以及中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及中國第一家氣象台軍山氣象台以及高等學校南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