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至理名言出自《道德经》,意思是说至高的品性如水一般,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他人一般见识,也不与他人争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道德经》中「水」对老子而言有「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同时这「七善」也是为人处世的「七智」,若能读懂这「七善」,便能和水一样「不争,几于道。」
1、居善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顾名思义,意指人应如水一样顺应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善于挖掘自身的才能,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们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自己的个性特征,看看是否与环境和他人价值观相适应。
若不能认清自己,妄自尊大,又或者是找错了人生目标,那么就很容易会给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2、心善渊:拥有温和不惊的心态
渊者,深沉大度。
我们生活在物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上一些俗气,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的是温和不惊的心态,若能达到「无欲望则静止,静止则明朗」的境界,我们的人生将会得到蜕变。
3、与善仁:与人交流要心存善意
这要告诉我们的是,对待他人应该像水那样润泽万物,这其中应该有对强者的尊重,有对弱者的帮助。
而现代的人们,要么是对强者有了足够的尊重,却对弱者心有轻视;要么是过度亲善弱者,排斥强者,这不是老子所说的「仁」。
无论是所谓的强者还是弱者,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应当心存善意,遵循老子说的「仁」,这样便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好感与尊重,做人做事将无所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