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是成年人的必修課。不管是說自己,還是說別人,都要從心出發,如果不是這樣,不如閉嘴。
好的交談方式,一定是有彈性的,也是有智慧的。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懂得以下這8個交流技巧。
第一、過去的事 往好說
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公冶長從衛國返回魯國,遇到一個痛哭的老婆婆。原來,老婆婆的兒子不見了。
公冶長告訴老婆婆,剛剛在半路上發現了她的兒子,但是已經被加害了。村中官吏認為,公冶長有嫌疑,就把他關了六十天。
孔子說:「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之後,還把女兒嫁給公冶長。
有一個詞語,叫既往不咎。
做人,要向前看,別總是往後看。用美好的東西,去掩蓋不美好的過去,是無不裨益的。
過去的事情,如果你總翻出來,被認為是糾纏;每一次說出來,就像一根針紮在別人身上。
如果無法迴避過去的事情,那就要引導「好的方向」,帶著大家從陰暗的地方,走向陽光。
第二、平常的事 開心說
在大家的印象裡,孔子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是嚴肅的。事實上,孔子也有很多幽默的時候。比方說,他評價學生子貢,說:「你啊,就像一個器皿。甚麼器皿呢?瑚璉。」
有道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平時交談的時候,無傷大雅的事情,幽默一些,可以增加印象分。一些比方,也會讓大家產生聯想,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方說,同事之間,上班的時候,要嚴肅對待工作;下班後的應酬,就不要嚴肅了,而是放鬆自己,開心交談。
第三、不明的事 謹慎說
《左傳》裡寫道:「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如果聊天的內容很空洞,也不符合實際,就會導致「言而無信、信口開河」。因此,對於不明白的事情,就要謹慎一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如果言過其實,反而會出洋相,體現出自己的拙劣。
孔子在點評學生冉雍的時候,說:「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總是爭論,雖然你伶牙俐齒,但是會讓人怨恨。溝通過度了,適得其反,還不如聽別人說話。
第四、評價的事 中肯說
孔子評價宓子賤,說:「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去斯。」
宓子賤是魯國單父的官員,他善用人才,完善規則。打魚的人主動把小魚放回到河裡;撿到東西的人,都能交給失主。地方治理的功勞不小。
評價任何一個人,最忌諱「虛偽」。
表面上,一些虛偽的話,會讓大家很開心,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話,就是「浮誇風」。如果一群虛偽的人聚集在一起,言語和行為,都毫無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