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睡眠的迷思,我们会常听到,甚至有亲身体验。但是不正确的资讯可能是严重甚至危险的。本文列举10件关于睡眠常见的误解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睡眠,形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误解一:周末可以补觉
如果我们工作日期间没有睡够,我们就欠下了睡眠「债」。很多人觉得周末多睡一点就可以偿债,非但不会,还打乱了生理时钟,下周很可能会更困倦。
误解二:打鼾代表睡得香
打鼾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刺耳的鼾声是睡眠呼吸暂停的标志。
误解三:闹钟响后再睡一会
闹钟响了就起床,即使你觉得还很想睡,也不要贪图诱惑去睡。
因为这时候即使你又睡着了,也是很轻的、低质量的垃圾睡眠。
误解四:一定要睡八个小时
美国睡眠基金会给出了一个「睡眠建议时长」,其中对于成年早期(18-25岁)的个体和成年个体(26-64岁)而言,7-9小时是建议的最佳睡眠时长,同时,6-10小时范围内的睡眠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另外,睡得过多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睡眠过长也可能与「嗜睡症」有关。
误解五:睡前运动能助睡眠
在白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的确是可以帮助晚间的睡眠。
但是临睡前4小时内的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则会影响人们的睡眠,使身体处于亢奋状态难以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