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暗示方法」塑造乖孩子

0
38
孩子示意圖,非本文圖片(圖源:pixabay)
嬌嬌和別的小朋友交換玩具玩,小朋友想要回家了,可嬌嬌還沒玩盡興,不願意交換回來。這時,嬌嬌媽媽輕輕說:「嬌嬌是乖孩子,會把玩具還給小朋友的」。果然,嬌嬌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很快就把玩具還回去了。
這種「心理暗示法」表面看是在表揚孩子,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做出一定的行動,這種暗示效應孩子往往是配合的,因為他們喜歡被誇,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
下面介紹四種常用的暗示效應的方法,對「好」孩子的塑造是非常有效的。
一、語言暗示:積極的鼓勵更有效
當孩子和小朋友們搶玩具時,如果媽媽一味斥責,否定孩子,就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挫,從而反感;如果媽媽採用語言暗示的方法,對孩子說「我家寶貝兒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當孩子從媽媽嘴裡聽到了誇獎,就會不自覺地按照媽媽言語中期望的那樣去做。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喜歡靠誇獎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然而往往事與願違。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當父母學會應用語言暗示後,孩子不僅會變得快樂,也會逐漸按照父母期望的那樣去做,這可遠比父母的斥責、要求更有用地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更有利。
二、心理暗示: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病人同時被確診為癌症,其中一個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於是每天該做甚麼做甚麼,日子過得很開心,不久後醫生驚奇地發現她居然痊癒了;另一個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後便鬱鬱寡歡,每天都過得很悲傷,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這個案例雖然極端,但卻也反應出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當孩子的某些行為不當或不符合父母期望時,父母不要急著去批評、否定孩子,可採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告訴孩子「你比上次已經進步很多了」,「雖然你還是沒有及格,但只要你繼續努力,成績一定會好的」,通過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幫孩子提升自信、變得優秀。
三、行為暗示:讓行動改變孩子
舉例來說,當孩子參加完百米賽跑而成績不理想時,如果父母唉聲嘆氣,那孩子自然就會氣餒,如果父母拍拍孩子肩膀,說一聲「沒關係,繼續努力」,那孩子就會再接再厲。
父母要想通過行為暗示來使孩子變得優秀,那就需要從自身做起,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常看書,那自己就要養成看書的習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親身示範會讓孩子變得獨立、優秀、自律。
四、表情暗示:於細微處改變孩子
記得之前聽一個媽媽說過,自己只要一變臉,孩子就會聽話,她的確很好地應用了表情暗示這個方法,不過表情暗示更多的應是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鼓勵的暗示。
當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時,父母可及時給孩子送去一個肯定的微笑,而當孩子做了一件該被批評的事時,父母也要注意表情嚴肅,務必要使表情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非反作用。
通常,媽媽發自內心的微笑是對孩子行為的肯定,更有助於「好」孩子的塑造。
責任編輯: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