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最簡單的養生方法。喝水看似小事,但是不注意喝水方法也會造成心臟的傷害,這是為什麼呢?不想造成心臟負擔,以下4種錯誤的喝水方式,請大家盡快改掉。
心臟最怕這4種喝水方式
每天適當補充水分,是預防血液黏稠,保障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對於緩解秋燥也很有效。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這些喝水方式不可取。
1、喝水過少
成年人每天大約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包括直接喝進體內的水和攝入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水喝得太少會增加血液黏稠度,恐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意外,還有,泌尿結石也更容易來敲門。
2、大口喝水
喝水的時候,千萬不要一鼓作氣全部喝掉,最好一口一口慢慢喝。如果一次猛喝太多水,會讓人體心臟負荷過大,恐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患有心臟疾病的人會難以承受,甚至危及生命。
3、只喝白開水
當我們運動鍛練後,出汗比較多,隨著汗液流失的除了水分以外,還有體液中的電解質。如果只喝白開水,不但難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同時還會進一步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恐造成頭暈、口渴、肌肉痛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暈厥。
建議劇烈運動後,喝一些運動飲料補充鉀、鈉、氯、鈣等礦物質,也可以自製一些糖鹽水來飲用,基本的方法是,500毫升的開水加1~2克鹽,再加20公克砂糖。
4、冷飲過量
喜食冷食、冷飲的人很多,自己一時爽快,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並不適合,這樣做會增加心率、加大心臟的耗氧量,有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的風險。
4杯救命水 護心健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