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7道傳世名菜 吃過的都說好(圖)

0
13
東坡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蘇軾(蘇東坡)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豪之名外,還有「大宋美食家」的稱呼。據人統計,約有66道菜因他而生,在中國各地都有留下關於美食的傳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東坡菜系」裡都有哪些美食吧!

一、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蘇軾在黃州時,生活清苦,當地的豬肉價格便宜,於是他把買來豬肉切成方塊,用慢火清燉,加入醬油等調料,把豬肉燒得紅酥酥的,酥香味美。

現代版的東坡肉,常選用優質豬腩肉,瘦五花或者三層肉,爆油後燜燒,做出來的東坡肉,色澤紅潤油亮。吃著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讓人口齒留香。

二、東坡豆腐

黃州的豆腐在當時也頗有名氣。由於家中清貧,蘇軾在房前屋後都種了黃豆,並自己研磨豆腐,對黃州豆腐進行了改良創新。把豆腐切塊後,裹上麵粉,在用麵粉和雞蛋調製時還加入了更多的調味品,然後把裹了麵糊的豆腐塊放進油鍋炸至金黃,再撈出來與蔬菜一起小火煨燜、大火收汁。

現代版的東坡豆腐做法不一,有的加入了火腿、冬筍等食材,味道更為鮮香,汁濃味美。

三、東坡春鳩膾

蘇軾在與黃州相鄰的羅州大吃蘄菜(芹菜),還用蘄菜做了道「春鳩膾」,含義就是用新發的芹菜來炒斑鳩。

蘇軾便把捉來的斑鳩,取其胸脯肉切成細絲,與蘄菜(芹菜)段、蔥薑蒜等清炒,斑鳩絲的野味與春時蔬菜的新鮮合併,清新爽口,鮮嫩異常。

如今人們再做這道菜時,可以用鴿子肉代替斑鳩,香味不減。

四、東坡魚

當時,西湖盛產的鯉魚。蘇東坡取鯉魚當食材,冷水清理後,在魚身上切五刀斜痕,刀痕似柳葉,所以這道菜也叫五柳魚。然後在魚身表面擦鹽,魚肚裡塞入白菜心放進煎鍋,再放幾根小蔥白,不用翻動一直煎。等到魚半熟時,再放薑片、酒和一點醬油,繼續燜燒,待魚出鍋前用橘絲點綴,乘熱端桌上就可以開吃了!

現在流傳的東坡魚做法不一,炸、煮、蒸各有說法。

五、東坡涼粉

東坡涼粉是用扁豆研磨成粉,再熬製成糊,放入石碗中等糊冷卻切成條,接著撒上鹽、醋、辣椒等調味攪拌。這道涼粉爽滑好吃,涼粉入味又開胃。

六、東坡餅

東坡餅是黃州當地的小吃,它炸出來會有翻朵花一樣的形狀,色澤金黃,香甜酥脆,食而不膩。

七、東坡羊脊骨

蘇軾被貶惠州時,當地的街市一天只能殺一隻羊。因此當地官員買完羊肉,蘇軾身為罪官自忖不能爭搶,所以便買些羊脊骨,回家之後用小火慢烤,炙烤時淋上酒,吃起來又鮮又香。

蘇軾在給弟弟蘇轍的《與子由弟書》裡,記載了自己發明的這道美食。到了清代,這款東坡菜餚被稱為「羊蠍子」,並被列入皇家宴席。

責任編輯: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