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云:「夏传子,家天下。」中国从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开始,延续著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度。但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竟然传地位给了亲弟弟,也就北宋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炅(本名为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据悉赵匡胤还是听从了王朝的第一任太后,也就是他的生母杜太后(昭宪太后)的建议。不过,为何杜太后要儿子「传弟不传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北宋刚刚建立的第二年,重病不治的杜太后,预先立下一份神祕遗诏。正史上有相关记载:当时,开国皇帝宋太祖在太后身边,日夜侍奉汤药,太后临终时,特意召来了功臣赵普。
太后问宋太祖赵匡胤:「你知道天下是怎么打下来的吗?」孝顺的赵匡胤非常担心母亲的病情,伤心地哭了,故无法回答。太后继续问赵匡胤,太祖这才回答母亲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全仰仗祖先和母后积了大德。太后听见儿子这么说,应该感到高兴,但她却否认说:「不对,是因为你之前的周世宗让小皇帝治理天下罢了。如果周朝有年长的人做皇帝,天下还能是大宋的吗?」
因此,杜太后立下遗命:「你去世后,应该把帝位传给弟弟。天下这么大,政务又这么复杂,如果宋朝能立长者为君,这才是国家的福气啊!」宋太祖立刻跪拜,哭着说自己不敢不听从母后的教导。杜太后随后命赵普将她刚才说的话写成诏书,并在结尾处落款「臣普书」。诏书完成后,太后把遗诏藏在金柜里,并交由专人保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而杜太后则于滋德殿崩逝,享年六十。
当宋太祖驾崩之后,果然将帝位传给了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