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传统文化 趣味的同音异字对联 By 纽西兰看中国 - 2021-12-31 0 106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常见的同音异字法楹联有如下几种样式:同音异字叠韵连用、同音异字等。(图片来源:Chrislb/维基百科) 同音法即同音异字法,又称异混,它跟谐音法一样,都是建立在汉字特有的同音多字基础上的,与谐音法不同的是,它是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副楹联之中,从而使对联语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此种方法听起来难以分辨,看起来一目了然。常见的同音异字法楹联有如下几种样式: 一、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这副楹联写的是生活中的趣事,因其制作难度较大,常将其附会于名人雅士。有一种说法是:李调元一次正与农家大嫂谈天说地,一群鸡跑来啄食晒场上的稻子,两个挥舞竹筒的小孩把鸡赶走了。 大嫂见状,便出上联请李调元答对。正在李感到为难时,偶然发现屋梁上一只正东张西望的老鼠被他的咳嗽惊跑了,他心中一动,对出了下联。这副对联构思精巧,情趣盎然,特别是六组同音字字义各异,对仗工稳,是一副绝妙的同音异字对联。 还有人添加事例,将此联加以扩充,如: 暑鼠凉梁,唤匠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暑鼠凉梁,请画师笔壁描猫惊暑鼠; 饥鸡盗稻,呼童子沿檐拾石打饥鸡。 二、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这副楹联写的也是生活中的两件烦事,联中的「嫂扫」、「叔束」、「姨移」、「姑箍」皆为双声兼叠韵,相间出现于联语中,则生发出奇趣,使联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油然而生。 三、同音异字间用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 1981年,曾有报纸以「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为题征联,应征者多有妙对,如「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等,与古对「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它还有很多绝妙的对联,如下: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无、巫」同音。下联:「何、河」同音。 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同音,「桐同」同音。「等灯登」同音,「阁各」同音。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嫂扫」同音,「叔束」同音。「姨移」同音,「姑箍」同音。 面上荷花和尚面 书临汉帖瀚林书 上联(唐伯虎出):「荷和」同音,「上尚」同音。下联(李调元对): 「临林」同音,「汉瀚」同音。亦是谐音回文联。 责任编辑:隅心 本文短网址:http://kzg.io/b54A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