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理善)清朝的康熙皇帝(1654-1722年)是中國最傑出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而同一時期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在位長達72年,是歐洲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王。一位皇帝一位國王,一東一西分居於歐亞大陸的兩端,幾乎同時建立了各自的輝煌功業,前者開創了康乾盛世,後者樹立了近代歐洲君主政治的典範。兩位從未謀面,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還有一段被後世傳為佳話的文化交往史。
首先,他們都是年幼即位。路易十四六歲加冕,康熙皇帝七歲登基。因為年幼,路易十四由母后安娜攝政,康熙則是由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扶持。二位都有過一段大權旁落的經歷—路易十四親政前,國政完全由首相馬薩林把持,而康熙初期的朝政幾乎全由鰲拜控制。路易十四直到馬薩林去世才掌握了權力,而少年康熙則是有勇有謀智擒鰲拜,除去了這個親政的最大障礙。這個故事也曾登上神韻的舞台,為觀眾栩栩如生地展現了那段歷史。
康熙和路易十四都擅長騎射,並熟悉多種語言。路易十四使用優雅的法文,還能說流利的義大利和西班牙語和基本的拉丁語;康熙皇帝則精通滿語、蒙古語、漢語,漢學根基也十分深厚。
他們都領導了許多成功的軍事行動,都熱愛學習,並促進了藝術和科學發展。路易十四發明了高跟鞋、芭蕾舞,在巴黎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學校,定期舉辦宮廷舞會;還建立了音樂學院,開創了巴洛克音樂時代;他擴建凡爾賽宮,使得凡爾賽宮成為了歐洲最宏大、雄偉、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而康熙大帝先後修建了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尤其是避暑山莊和木蘭圍場,除了怡情健身外,更兼具聯絡蒙古王公的政治功能。
儘管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我們注意到,儘管清朝的國庫堆滿了金銀財寶,但謙虛的康熙卻過著簡樸的生活,吃得健康但又不奢華,常常從一些堅果中獲取深夜小吃的滿足感;而路易斯卻喜歡豪華宴會和炫耀自己的長襪,以及穿高跟鞋的雙腿。或許這也是東西方文化,一個含蓄內斂,一個外向奔放的折射吧。
17世紀起,大航海打通了歐洲通往亞洲的航線,一波又一波傳教士從海路來到中國,康熙在位期間,路易十四向中國派遣了約50名法國傳教士,他們也注意到康熙與路易十四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後來西方有句諺語說「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國王受到同一個天使的保護」,就是從這裡來的。
路易十四對中國文化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康熙則如饑似渴地學習西方的醫學、天文和許多其他學科,並十分喜愛法國玻璃杯。今天,如果您參觀凡爾賽宮,您會發現康熙送給路易十四的中國絲綢、漆器和花瓶。
路易十四曾致康熙皇帝的一封書信,中譯文來自鄭如芳(台北故宮《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全文如下:
至高無上、偉大的王子,最親愛的朋友,願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顯尊榮。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許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六位數學家,以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但海路之遙不僅分隔您我兩國,亦充滿意外與危險;因此為了滿足陛下,我們計劃派送同樣是耶穌會士,即我們的數學家們,以及敘利伯爵,以最短與較不危險的陸路途徑以便能率先抵達您身邊,作為我們崇敬與友誼之表徵,且待最忠誠見證者敘利返回之際能發表您一生非凡的作為。
為此,願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顯尊榮。
1688年8月7日寫於馬利。
您最親愛之好友
路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