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元德編譯報導)日前,政府宣布計劃將免費腸癌篩檢的年齡從60歲降至58歲,並重新分配原本用於降低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篩檢年齡的資金。此舉引發批評,認為將加劇健康不平等。
去年12月,政府決定終止試點計劃,該計劃允許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從50歲開始接受免費腸癌篩檢。衛生部長Simeon Brown表示,新的篩檢標準將在四年內投入3600萬紐幣,首年可讓12.2萬名紐西蘭人符合篩檢資格,未來幾十年預計可挽救數百條生命。他強調,這是邁向與澳洲篩檢標準接軌的第一步,因為資金與結腸鏡檢查資源已到位。
篩檢年齡將於10月起,率先在全國四個衛生區中的兩個實施,另外兩個將於2026年3月跟進。已參與試點計劃的50至60歲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仍可持續篩檢,但新政策下不會再新增符合資格者。
對此,毛利癌症領袖網路(Māori Cancer Leadership Network)Hei Āhuru Mōwai主席Nina Scott批評,這是「制度化的種族歧視」,因為研究顯示毛利人與太平洋島民更早罹患大腸癌,應維持他們50歲篩檢的資格。「政府明知這項改變將導致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的篩檢機會減少,進而提高死亡率,卻仍執意推行,這是有意識的決定。」
該組織的另一名成員、腫瘤學家George Laking也認為,政府選擇性引用證據,並未考慮毛利人與太平洋島民的健康需求。他指出,根據比例計算,政府的做法在非毛利人和非太平洋島民社區挽救的生命數量,遠超過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社區。由於毛利人和太平洋島民患腸癌的年齡較早,因此篩檢計劃應該更早提供給他們。
目前,澳洲的腸癌篩檢年齡為45歲,國家黨在選舉期間曾承諾將紐西蘭的篩檢標準降低至45歲,但Brown稱,目前尚無具體時間表,政府仍須提升結腸鏡檢查的醫療資源,才能進一步調降篩檢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