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李佳琪综合报导)针对台北市前市长柯文哲疑涉京华城案遭声押,民众党1日上午举行记者会,质疑检方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且进行钓鱼式搜索。台北地检署下午发布新闻稿澄清,强调搜索过程均遵守正当法律程序,绝无踰越侦查必要范围情事。
中央社消息,台北市前市长柯文哲因京华城案涉嫌图利、收贿罪,遭检方声押禁见,民众党紧急应变小组1日上午举行记者会,质疑检方在声押前不断泄漏片面、错误的资讯给媒体,试图带风向、罗织入罪,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且进行钓鱼式搜索,以A案办B案,民众党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办案方式。
北检下午发布新闻稿指出,民众党在记者会指所提网路媒体有关该案的金流报导是媒体自行撰写,该媒体报导前未曾向北检查证,北检也未泄漏任何侦查内容,对于相关媒体报导不予置评。
对于民众党记者会指检察官「办A案,问B案、C案,罗织入罪」、「对柯文哲疲劳轰炸审讯」等,北检表示,这不仅显有误解,且有误导之嫌;刑事案件侦查过程处于高度浮动状态,检察官应全盘掌握所蒐集的证据资料后,决定侦查或讯问顺序,此点也于昨日提审庭中获法院支持,认为检察官侦查并无违背程序,也因此驳回提审声请。
至于所谓疲劳讯问也与事实不符,柯文哲自廉政署移送至北检复讯后,检察官有适时询问是否需要休息,注意其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可先休息后再接受讯问,但遭柯文哲拒绝。
对于民众党指检调一开始以侦办京华城案声请到搜索票,却到民众党中央办公室的公共区域翻箱倒柜、进行钓鱼式搜索。北检表示,检察官率廉政官于8月30日搜索民众党中央党部柯文哲办公室及其使用的橱柜,是依法院核发的搜索票执行,相关过程均合法,且自民众党昨日上午记者会公布的当时搜索画面可知,绝无所谓「翻箱倒柜」进行摸索、钓鱼式搜索的情形。
北检强调,该署检察官在此案实施的侦查作为均严守正当法律程序,恪遵「侦查不公开」相关规定,并秉持勿枉勿纵、依据证据客观办案的态度,呼吁外界勿恣意揣测办案动机,并给予检察官依法侦查的纯净空间。
柯文哲身揹多案调查,31日接受廉政署与台北地检署调查,晚间北检辩公布,柯文哲涉案嫌疑重大,与前台北市副市长彭振声因涉《贪污治罪条例》第4条、第六条等图利罪嫌,有事实足以认为有湮灭证据与串供可能,向法院声请羁押禁见获准。台北地方法院预计今天开庭。
根据《镜周刊》报导,检方追查柯文哲金流,发现有700万元财产来源不明,其妻陈佩琪却多次拿大笔现钞至ATM提款机存款,金额达上百万元,陈佩琪昨天以证人身份被问及此事,称这些钱都是丈夫柯文哲给的,检方回问柯文哲,他却交代不出钱的来源。
由于京华城案涉及上百亿图利,柯文哲的帐户却有大量不明资金需厘清,加上陈佩琪昨晚本打算带小孩赴美,还有彭振声紧咬柯文哲,都成为检方声押柯文哲的关键。
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在脸书发文表示,在法治国家,既然此案进入司法程序,柯文哲有没有犯罪,律师和柯文哲本人会有很多澄清的机会。以日本为例,嫌疑人所属的政党一般会先和犯罪嫌疑人切割,表现出尊重司法的态度;如果政治人物因涉嫌犯罪被收押,所属的政党一般会立刻将其停权,等司法证明其无罪以后,再恢复其党员的权利。而民众党的声明则主张「柯文哲主席担任台北市长期间,戮力从公,一向以台北市发展及市民福祉为最高原则,清廉自持,将所有心力置于市政推展之上」。
矢板明夫质疑,民众党干部凭什么自以为清楚柯文哲在台北市长任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清廉自持」结论下得好像有些太草率了吧?该声明还主张「京华城案」的过程「完全依法办理」,并批评检方指称柯文哲收受贿赂「毫无相关依据」。
矢板明夫说,一个人的行为有没有违法、检方的指控有没有证据,应该由法官来判断。一个政党有什么资格可以如此断言?且在案件刚开始审理就发出这样的声明,不免有刻意误导民众的嫌疑。
他指出,一个多月前民进党的桃园市前市长郑文灿弊案爆发时,民众党立院党团总召黄国昌即表示「整起弊案涉及从地方到中央,为特定权贵提供量身打造的一条龙贴心服务,绝对不是郑文灿一个人就办得下来」。这种说法也是抢在司法机关做出判断前,自己先做出了「有罪」的结论。而且还在没有拿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之下,指控郑文灿的周围还有别人犯罪。现在自己人被收押时,就暴跳如雷批评司法不公。别的政党干部被收押时,就先做有罪推论。「如此双重标准的政党,世界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