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靈陽光 「一無所知」的聰明人 By 紐西蘭看中國 - 2021-09-25 0 61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圖片來源:pixabay)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很多時候,自以為很聰明的人,其實是最愚笨的人;真正聰明的人,其實「一無所知」。 一、有能 卻「裝傻」 職場上的高手,懂得裝傻。尤其是新到一個單位,要虛心學習,即便是自己很熟悉的事情,也要假裝不知道。 在家庭里,主動低頭的人,其實是「有理也讓三分」,讓家裡人都贏了。家和萬事興,過好日子,是真的高興。 在朋友圈裡,從不炫耀自己的人,其實是隱藏了自己,讓別人突出。因此,他把出風頭的危險,也讓給了別人。 人與人交往,任何時候都不要炫耀自己的能力,把學問、成績、技術保留起來,到真正用的時候,才大展身手。 二、強大 卻「守弱」 《淮南子·人間訓》有個故事: 一個叫秦牛缺的人,路過一座大山,遇到了強盜。他的馬車和行囊被搶走了,可是他不僅沒有恐懼,反而高興。 強盜感覺納悶:「我們搶走了你的財物,還用刀逼迫你,你為甚麼面不改色心不跳?」 秦牛缺說:「你們搶走的是都是身外之物。聖人是不會因為這些東西而傷害身心的。」 強盜們認為,秦牛缺是有大智慧的人,以後被君王重用的話,必定會報復他們。於是,強盜一不做二不休,把秦牛缺殺了。 秦牛缺,本來就可以保住性命的,可是他暴露了自己要成為「聖人」的強大內心,惹來了災禍。結局令人惋惜。 假如,秦牛缺甚麼也不說,表現出驚慌的樣子,結局也許就不是這樣了。 就像古時候的韓信,寧願選擇受胯下之辱,也不會奮起和無賴之人對抗。 弱小的時候,別逞強;強大的時候,別出頭。守弱的人,可以逢凶化吉。 三、高貴 卻「謙卑」 有一天,一家酒店當保全去廚房幫忙。師傅安排他切薑片,薑片的形狀是菱形的。 他把薑片切成了片,然後再切四刀,一片姜就成功了。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效率很低,師傅已經切了一盆薑片,自己卻不如他的三分之一。 保全說:「師傅,我的方法是錯誤的,你為甚麼不提醒我呢?」 師傅說:「你的方法並沒有錯,我還在琢磨,是不是你的方法更節約原材料。」 真人不露相,這就是個好的實例。 任何一個行業里,都有高手,但是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是高手,而是一直在學習,向別人取經。 四、明白 卻「沉默」 在「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裡,藺相如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立下功勞,受到了趙王的獎勵,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此後,藺相如明知廉頗對自己有偏見,但是他以大局為重,維護國家利益,看到廉頗就繞道而行,主動避免爭鬥。 最後,廉頗負荊請罪,更加尊重藺相如了。 在故事裡,藺相如扮演了「沉默」的角色,但是他做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體現出了大智慧。 有大智慧的人,總是把自己當成旁觀者,而不是正面去回應別人,更不會和別人對鬧。 有時候,學會裝聾作啞、堅持守愚,才能獲得大眾的幫助,匯集更多的智慧。 願我們能做個「一無所知」的人,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真正明白人也。 責任編輯:方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