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化历史传统文化 处世之道:「逢人减岁 遇物加钱」 By 纽西兰看中国 - 2021-09-25 0 175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图片来源:pixabay 俗语大都是民间的百姓的创作,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和道理,对后人有着指导意义。俗语比较生活化,通俗不媚俗,用民间的简单语言讲述人生的大道理。 今天介绍的这句俗语是「逢人减岁,遇物加钱」。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甚么意思吗? 逢人减岁 初看这句话会让人摸不著头绪,但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知道了。从字面上看,就是在跟别人互动时,若对方要你猜猜他的年龄,我们要尽量往岁数小的方向猜,千万不要往岁数大的方向猜。 这在女性身上尤其适用,因为所有的女性都喜欢自己年轻、减龄些,所以在猜测女性的年龄时候,说的年纪轻些。这种行为并不是不诚实,因为是猜测,本来有人面相就是老成些,有人面相年就是轻些,说对说错都没有关系,但是说小些,对方会高兴保养得宜或心态年轻。这是古人的智慧,在人际关系应对进退的表现中是圆融,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职场中,这种情况更是常见。一个年纪比我们大的同事,叫「姐姐」通常会比叫「阿姨」更让对方开心。仅管如此,称呼也不能太过离谱就是,否则就显得虚伪了。 遇物加钱 明白了这句俗语上半句,或许有人已经猜到了下半句的意思。有时我们在跟别人来往时,若发现对方有珍藏的物品,而必须猜价格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可能往贵的地方说。 这是因为若是对方珍藏的物品,那么他通常不会想要卖给谁,只是想摆出来跟别人分享喜悦,所以在他的眼中,那东西的价值肯定比市价高。所以当我们往高价的方向猜时,除了肯定对方的眼光以外,也是认同物品的价值,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有眼光,能看出是以很实惠的价格拥有产品,物超所值。 生意场上有句名言:贬低物品价值的人是买家!以前的人生活较困苦,非不得已要拿东西去当舖时,就常会遇到那种尴尬的状况。 例如,就算我们拿去当的,是件高贵的貂皮大衣,当铺的人常常也会酸言酸语:「虫嗑鼠咬,掉毛烂皮,收破大衣一件!」这听在当事人耳里,不是既无奈又生气的一件事吗?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以前的中国人道德高尚,会为人着想,有同理心,因此非常重视口德,说出来的话常会让人倍感温馨。但现在社会尔虞我诈的风气太盛,讲出的话不是尖酸刻薄到伤人,就是虚伪到无以复加,让人难以坦诚相待。 「逢人减岁,遇物加钱」这句俗语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教会要我们圆融人情世故,喜乐做人。 责任编辑:方察 本文短网址:http://kzg.io/b547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