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榴金,西柿銀」其實就已經說明瞭柿子樹在農村中的地位了!之前,幾乎每家的房前屋後栽有柿子樹,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把院子的柿子樹砍掉,或者是移栽出去了。甚至還有人說:柿子是「凶樹」,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了解。
在過去 柿子樹為什麼受歡迎?
柿子樹對環境不挑剔,生命力、適應性非常強,生長速度快,結果也多,壽命很長,有些柿子樹能活兩三百年。在過去,柿子也被稱之為「鐵桿莊稼」,或者是「木本糧食」,就是說之前人們是把柿子當糧食來吃的。
現在有「柿子不能多吃」的說法,尤其是不能空腹吃。可是在以前食物短缺,忍飢挨餓的時候,誰還顧得上管這些呢,能填飽肚子才是頭等大事。
柿子樹基本不受旱澇災害的影響,產量非常高。有的柿子樹一年的產量就有數百、上千斤。柿子的營養豐富,男女老少都適合吃,糖分含量高,很能頂餓。柿子比較耐存儲,既能趁新鮮吃,也能做成柿餅。
早些時候,很多人還喜歡在院子栽種柿子樹,是因為柿子的寓意很好,它的果實喜慶,掛在樹上黃燦燦的像燈籠。柿子栽種在院子裡,寓意著「柿柿」如意、心想「柿」成、萬「柿」如意等,各種關於柿子的成語充分體現了古人對柿子的喜愛,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古人將柿子放入院中五樹之一,期望生活幸福,子孫富有。
柿子樹既能觀賞,也能當水果、零食吃,再加上寓意好,所以就常被栽種在院子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