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陽光生活 生活中的30個細節 深藏著我們的教養(圖) By Kaka - 2022-05-19 0 45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生活中的這30個細節,都深深地藏著我們的教養。(圖片來源:Pixabay Image ) 教養,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名片。一個人骨子裡的教養,不是刻意保持的動作,而是不假思索做出的行為。它裝不出來,也不會輕易丟失。 生活中的這30個細節,都深深地藏著我們的教養。 【01】 在公眾場合移動椅子,會搬起來,而不是直接拖動,避免造成很大的動靜或者刺耳的聲音。 有一種教養叫:不打擾你的注意力是我最大的溫柔。 【02】 公共場合洗手後,不到處甩水,避免甩在別人身上。 有一種教養叫:公共場合,相互體諒,保留公德。 【03】 準備進門時,看見前面一人故意拉著門把手等著我進來,於是加快步伐及時接住了門把手。 有一種教養叫:快點接住別人的微小善意。 【04】 打開微信群,看見前面有人發了一些關鍵信息,下面就不隨意發無用消息,這樣會把重要消息頂上去。 有一種教養叫:避免給他人增加無用功。 【05】 去找某人幫忙,遇到他/她正在吃飯,這時,先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離開,等對方吃完再回來。 有一種教養叫:等你吃完,我再來。 【06】 有人請求自己幫忙,若當時自己在忙,在能預測的情況下,告訴對方等待的時間;若不能,告訴對方,忙完就會過來。 有一種教養叫:讓等待的人心裡有譜。 【07】 有人打來電話溝通事情,自己若是在吃東西,要先把嘴巴空一空,食物放一放。 有一種教養叫:不讓你有不被尊重的感覺。 【08】 別人在講話時,即便再想插話,也要忍住等別人說完。 有一種教養叫:等你把話說完,我再說。 【09】 朋友A給自己講了他/她的秘密,後面若是朋友B詢問,即使和他/她關係再好也不能泄露給B。 有一種教養叫:秘密是兩人之間的事情,我不會告訴別人,我會守護你的安全感。 【10】 想給別人發微信語音時,提前詢問:我發語音,方便聽嗎?得到肯定回覆後,再發。 有一種教養叫:切換聯繫方式前,先保證別人方便。 【11】 身邊的人做了一件尷尬的事,不要一直盯著Ta看,權當什麼事也沒發生,或者有意地迴避一下。 有一種教養叫:照顧你的處境,不讓你丟了面子。 【12】 不在比自己豐滿的人面前,說自己胖;不在沒自己掙得多的人面前,說自己窮。 有一種教養叫:不往別人傷口上撒鹽。 【13】 聚餐時,給自己倒完水後,要把壺放在對方容易夠到的地方,並把壺把手朝向對方。 有一種教養叫:能多方便你一點,就多方便你一點。 【14】 和大家一起出去聚餐,遇到喜歡的食物,不要過多夾到自己碗裡。 有一種教養叫:別人也許也喜歡這道菜。 【15】 借了別人的車,用完之後,要記得加滿油或者用洗車作為情誼回報。 有一種教養叫:面對情分,有來有往。 【16】 給別人遞剪刀、鉛筆等物件時,把尖的一頭握在手中對著自己。 有一種教養叫:為別人安全多考慮一點。 【17】 先進電梯,會按住開門鍵,直到所有人都上來。 有一種教養叫:能等一等就等一等。 【18】 借東西前要徵得同意,不要私自翻找,哪怕關係再熟。 有一種教養叫:為人有分寸,做事不逾界。 【19】 去別人家裡,不要隨便坐在人家的床上。 有一種教養叫:哪怕主隨客便,也不等於隨便。 【20】 送客時,盡量等看不見客人了再關門。 有一種教養叫:送你離開,直到目不能及。 【21】 和小孩說話會蹲下來和他視線齊平。 有一種教養叫:與你平視,不居高不自傲。 【22】 在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上,不要整個倚靠在扶手上,不過分以身體或物件,擠壓鄰座的空間。 有一種教養叫:不為一己之便影響他人。 【23】 看別人手機裡的照片,不擅自左右滑動。發和別人的合照到公共平臺,需事先徵求對方同意。 有一種教養叫:尊重他人隱私,切勿擅自窺探。 【24】 進門之前先敲門,即使是進自己孩子的房間也是如此。 有一種教養叫:我可以進來嗎? 【25】 請別人幫忙帶東西,要問清楚價格,及時把錢還給對方。 有一種教養叫:自覺。 【26】 向別人解釋或說明後,把「你聽明白了嗎?」,換成「我說清楚了嗎?」 有一種教養叫:換個語氣,讓人舒服。 【27】 在公共場合製造的垃圾,離開時請打包帶走。 有一種教養叫:舉手之勞,不添麻煩。 【28】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朋友送的禮物,不管貴重與否,都應該真心感謝,好好珍惜。 有一種教養叫:重視別人的心意,哪怕那心意微不足道。 【29】 不記得在哪兒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姑娘晚上回家,電梯口有幾個喝了酒的壯漢,正惴惴不安的時候,其中一位壯漢彷彿看穿了她的心思,笑著對她說: 「小姑娘你先上,我們坐下一趟,免得你害怕。」 有一種教養叫: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30】 我們總是對外人客客氣氣,對自己的家人卻經常發脾氣,說起話來也沒輕沒重。 為什麼我們對毫不相識的陌生人禮貌,卻總是傷害最親近的人呢? 有一種教養叫:不要仗著被愛,就隨便對親近的人發火。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