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可是一門大學問!有時候,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會影響孩子們一陣子甚至是一生。所以說父母們,切記,嘴下留情,有些話就算教育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不利於養成孩子的是非觀和行為習慣,也千萬不能說!
1、吃藥不苦、 打針不疼
不管是喂藥還是打針,總看到有些父母這樣跟孩子說:「寶寶乖,吃一口,這藥是甜的。」「別怕,打針一點都不疼,一下子就好了。」
家長想要孩子乖乖打針、吃藥,但不要為了哄孩子,用謊言來讓寶寶接受。有了第1次、第2次,等第3次再要寶寶乖乖聽話,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家長要給寶寶一個心理緩衝和安慰,告訴孩子:「打針有一點疼,但堅持一下馬上就好了。」也可以打氣:「如果你忍住不哭,一定是個勇敢的寶寶。不過哭了也沒關係,有媽媽在。」
2、等下次、等以後
「媽媽,我們去公園玩吧?」
「等下次有時間了,我們再去!」
「爸爸,你這周答應陪我去放風箏的!」
「爸爸這周要加班,等下次吧……」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忙,就把答應過孩子的事情,推延到下次或者以後,然而卻再也沒有下文了。父母的自身行為是最好的教養方式,如果父母對孩子總不遵守承諾,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行為嚮導。
3、千萬不能告訴媽媽
「這是奶奶給你的零花錢,千萬不要告訴媽媽!」
「走!爸爸帶你去吃冰激凌,但要保密,不能告訴媽媽哦!」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庭也會分配紅臉和白臉的角色,有嚴格、有關愛的教育方式沒有錯,但對於媽媽制定的有些規定,不建議其他家人隨意打破。因為觀點不一的教育方式,不但教孩子學會撒謊,影響自制力的培養,也會妨礙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
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其他家長可以徵詢媽媽的同意之後,再和孩子一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