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在饱餐一顿后,常感到困意来袭,昏昏欲睡……刷手机,查原因,才知道这种情况原来叫「晕碳」。那甚么是「晕碳」?这种身体反应是正常的吗?一起来了解「晕碳」背后的科学原理。
「晕碳」的主要原因是血糖升高了
「晕碳」,顾名思义即「晕碳水化合物」,是指摄入大量碳水之后犯困的现象,也可以被称作「餐后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或「食困」(Food coma)。
对多数人来说,「晕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饭后血糖升高引起的激素水平波动。
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的作用,还会促进肝脏中的色氨酸转化为血清素,血清素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最终转化为褪黑素,褪黑素是进睡眠的激素,会让人体产生困意。
因此,当血糖迅速升高并刺激胰岛素分泌时,就会引发困倦感。
吃饱后,还有3个让人「饭后犯困」的因素
除了血糖升高的原因外,还有3种因素也会让人饭后感到困倦。
1、食欲素减少
人在饥饿的时候还会分泌一种食欲素。这是一种促进清醒的神经肽,食欲素越多,人就会越清醒、活跃,吃饱之后食欲素减少,人就会疲倦、想睡。
2、大脑供血不足
同时,我们在消化食物时,需要大量的血液进行支援。这些血液会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进行食物软化、初步消化以及胃肠蠕动。消化过程中,由于肠胃血流量增加,体内大部分的能量都被集中在胃部,脑部供血因此相对减少,就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的现象,让人产生困倦感。
3、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减慢,
进食后还会使我们机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帮助身体增强消化功能,同时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减慢,引发睡意。

4招科学缓解「晕碳」现象
「晕碳」本质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频繁的餐后嗜睡可能暗示着我们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还是应该适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科学地缓解「晕碳」。
1、调整饮食结构
优选低GI食物(即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粗粮,以及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它们能缓慢释放能量,稳定血糖;增加膳食纤维,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延缓胃排空,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均衡蛋白质,适量摄入鱼肉、禽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有助于维持饱腹感,还能平衡营养摄入。
2、调整进食顺序
吃饭时按照先吃蔬菜(膳食纤维),再吃鱼肉蛋奶(蛋白质与脂肪),最后吃主食(碳水)的顺序,对我们的餐后血糖更有好处,也不容易长胖。
3、适量运动
饭后散步10分钟,就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让人更有活力,还有益于血液循环,加快消化过程,缓解饭后困倦。
4、晒晒太阳
日光决定了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处在昏暗的光线下,身体生成褪黑素,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人则会感到更警觉、清醒。
责任编辑:方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