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人们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打呼噜时呼吸及心跳骤停可导致在睡眠中离世,打呼噜已威胁到生命健康。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质量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然而,罕有人会想到睡眠与慢性疾病有关,才使得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医学专家表示,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梗脑梗等慢性疾病,多次治疗都无效,则应看看睡眠是否有问题。一般到了40~50岁左右,就应注意睡眠问题。
易发脾气打呼噜 需警惕睡眠疾病
医学专家表示指出,呼吸暂停综合症使得夜间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从而睡眠变得支离破碎,患者可能会在夜间猝死,突发脑卒中,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性格会变得脾气大、易暴躁,且生活质量逐渐减低。在50岁之前,男性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较高,50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机率呈5倍增长。
大陆有一位备受睡眠障碍引起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已多年,年轻时睡觉就会打呼噜。近年来出现记忆力下降等现象,CT检查结果显示丘脑病变,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家属表示,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脾气大,曾把手机、电脑等贵重的东西都摔得支离破碎,突发脑梗后才检查出睡眠问题,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打呼噜与脑梗居然有关系,之后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已慢慢得到控制。
减轻减少打呼噜的方法
1、少喝酒、抽菸、减肥等
打呼噜是很多人睡眠中常见现象,为防止慢性疾病的产生,患者应该怎么做才能减轻打呼噜的情况呢?专家表示,导致打呼噜的原因可能是饮酒、抽菸、肥胖、药物作用等等,要减轻打呼噜应从源头上制止,少喝酒、少抽菸、减肥、调整药物服用时间等都是减轻打呼噜的方法。
2、用鼻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