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传统文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By 纽西兰看中国 - 2021-09-11 0 93 FacebookTwitterWhatsAppReddItLINE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明唐寅陶谷赠词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说到「天若有情天亦老」,大家应该都觉得十分熟悉,因为很多戏剧都引用过此句,而自古至今已有不少诗句都使用了这一句,例如较为知名的明代孙蕡《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那么,「天若有情天亦老」到底是出自于谁之手呢?为何大家都喜欢「借用」这一句,来给自己的作品增添光彩呢?其实,「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这句话在古时早就声名远播,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天若有情天亦老」另有其他的文化传承: 1、《忆秦娥》宋代万俟咏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2、《河满子》宋代孙洙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3、《减字木兰花》宋代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4、《行路难/梅花引》宋代贺铸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5、《木兰花・其一・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金末元初段成己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6、《蝶恋花》元代好问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佚字)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7、《寿阳曲・酒可红双颊》元初张弘范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对樽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8《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明代孙蕡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声肠断非今日,风景依稀似去年。 9、《金缕曲・为藏山题画》清末民国初沈曾植 绝唱酬希听。我非鱼、子犹非我,会心谁胜。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10、《玉楼春・其十》清末民国初程颂万 花开未老人年少。顷刻光阴都过了。坐来虽近远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责任编辑:袱唯 原文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