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南北朝時,西涼公李歆做事目光短淺,而且急功近利,但他的母親尹太后卻很有見識。公元420年秋天,北涼河西王沮渠蒙遜決定討伐西涼。為了出奇制勝,他故意率兵攻打西秦的浩亹(音「門」,今甘肅永登西南河橋驛附近)。然後虛晃一槍,將部隊偷偷撤回,埋伏在川岩一帶。李歆聽到北涼攻打西秦的消息後十分高興,決定乘虛襲擊北涼的都城。
尹太后聞訊大吃一驚,她匆匆趕來攔住兒子,對兒子說:「你好糊塗啊!西涼是新建的國家,地域狹小人民稀少,自衛的力量還怕不夠,哪裡有餘力進攻別人?先王臨終時,懇切地告誡你,要謹慎用兵,保護國境,安撫百姓,等待機會。他的話還在耳邊,怎麼就拋棄不聽?沮渠蒙遜善於用兵,不是你能抵擋的,數年以來,他一直想吞併我國。你的國家雖然很小,但足夠你實行善政,修養道德養育人民,以靜制動。沮渠蒙遜如果昏庸殘暴,人民自然會歸附你;如果他為政英明,你就應該侍奉他;怎能輕舉妄動,希望僥倖成功呢?在我看來,這次用兵,不但會喪失部隊,恐怕還會導致國家滅亡!」
尹太后苦苦相勸,奈何李歆聽不進去,他固執的率領大軍出發了,結果中了沮渠蒙遜的埋伏,全軍覆沒,他本人慘遭殺害。西涼被北涼吞併了。
沮渠蒙遜知道自己聲東擊西的計謀沒有騙過尹太后,他一向敬佩尹太后的才智和識度,特地去拜訪尹太后。誰知尹太后見了他不僅面無懼色,而且流露出對他不屑一顧的蔑視。有人悄悄對尹太后說:「你的命操在人家手裡,怎麼能這樣傲慢?」
尹太后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一個老太婆,國破家亡,難道還要貪戀餘生,做人家的奴僕嗎?對我來說,早點死是件好事。」
那人又奇怪的問:「你兒子死了,國家也滅了,怎麼一點也不悲傷?」
尹太后又笑了,她大聲說:「死生存亡,都是天命所定。我不是個小孩子,為什麼還要裝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沮渠蒙遜在一旁聽了這些話,愈加敬重尹太后。他不僅不怪罪尹太后,反而娶了他的女兒做兒媳婦,使兩家結為秦晉之好。
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含「天命論」。孔子講「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歷代明君也是樂天知命,順天意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