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C
Auckland
星期二, 8 7 月, 2025

處世之道:「逢人減歲 遇物加錢」

0
俗語大都是民間的百姓的創作,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道理,對後人有著指導意義。俗語比較生活化,通俗不媚俗,用民間的簡單語言講述人生的大道理。 今天介紹的這句俗語是「逢人減歲,遇物加錢」。你有聽說過嗎?知道...

全球氣候變暖的騙局 背後共產主義鬼影幢幢

0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全世界人的認可,但什麼東西是對人有害的,什麼東西未必有害卻是非常需要專業判斷的。某些科學上不清楚的東西,卻在利益驅導下被妖魔化,比如二氧化碳這個東西,本來濃度不高時對人類無害...

外國福利好?看看我們大宋朝更優越

0
許多人都認為福利制度的起源,是17世紀初英國頒布的《伊麗莎白濟貧法》(根據這一立法,凡年老及喪失勞動力的人,在家接受救濟;貧窮兒童在指定的人家寄養,長到一定年齡時送去做學徒工;流浪者被關進監獄或送入教...

思蜀而淚下 劉禪是亡國昏君?真相告訴你

0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能繼續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單憑能讓皇權維持這麽長時間而又沒出什麽大亂子這一點看,劉禪並非是如史評那麽昏庸的皇帝。 無為而治 非是昏君 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

冥冥中有天理 神仙只會救這種人

0
老人們常說「積德行善」,「善有善報」,中國古籍及民間從不乏這類故事,但從未出現神仙特意解救為惡之人,而作惡者之所以仍能逍遙於世,多因其累生累世積累的福德尚未消抵殆盡。本篇就說說記載在《洞靈續志》《松峰...

諸葛亮給兒子上的十堂課

0
諸葛亮曾寫一篇《誡子書》,教導孩子為人處世之道,全文不過數十字,卻精簡傳遞了許多具體的教誨。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

有趣的農村俗語 你懂幾句?

0
提到俗語,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俗語更可謂耳熟能詳,不論男女老少皆可說上幾句,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老祖宗們傳下的文化,句句蘊含著深刻道理,今天就帶大家瞭解幾句有趣的俗語! 1、「喜歡...

康熙朝藝談—《南巡圖卷》

0
(作者:戴東尼)康熙帝玄燁,乃清代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1662至1722年)。康熙帝在位時間長久,在中國歷代帝皇之中地位顯赫,世界各國統治者鮮有能及。康熙帝登基時清朝立國不久,根基未穩,康熙帝用心...

如何成為聖明君王?古人智慧世界通用

0
(作者:真願) 作為歷代的君王,其實很多都是想做明君的,很少有願意做昏君的。可是如何做一個明君,就要很有智慧了。在這一方面,我們其實有前例可循,畢竟中國歷史上不乏以仁德、以孝順聞名,治理天下有條不紊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誰之手?

0
(作者: 纖纖)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寫了九千多首詩詞,其中以愛國詩最受人尊崇。然而,《遊山西村》作為陸游少有的紀遊詩,更因大家喜愛使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句,更顯得特別。全詩「莫笑農家臘酒...

最熱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