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為莊周夢蝶的故事,也或許是因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故事,蝴蝶這一大自然的精靈被加添了些許玄奇、浪漫的色彩。其實,蝴蝶在古代,早已成為文人墨客描摹的對象,歷朝歷代關於蝴蝶的詩歌並不在少數。
古人對於蝴蝶的描摹甚多,例如:「花透香須宿雨乾,柳飄晴絮送春寒。最憐蝴蝶雙飛舞,只作莊周一夢看。」「今朝天氣清明好,江上亂花無數開。野老殷勤送花至,一雙蝴蝶趁人來。」「春山處處客思家,淡日村菸酒旆斜。胡蝶不知人事別,繞廧間弄紫藤花。」等等。
不過,讓世人更加青睞蝴蝶的,想必關乎一玄奇原因:人離世後會化成蝴蝶。最為世人熟悉的化蝶故事,理應屬上述提及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傳說。這一則故事說的是東晉時期,女扮男裝前往書院求學的祝英台路遇梁山伯,兩人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在學成歸家前,祝英台婉轉吐露實情,梁山伯知道真相後,立即前往祝家求婚。
怎料此時,祝父已將女兒許配給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山伯得聞噩耗,滿腔的期待與喜悅頓時化為冰冷與絕望。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不久後離世。祝英台聽說後,心如刀割。新婚之時,她的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此時突然狂風大作,無法前進,隨即墓碑崩裂,英台縱身跳入墳中。最後,風靜雨停,彩虹懸空,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蹁躚飛舞的彩蝶。
除了梁祝化蝶的傳說外,古籍中還記載了其他的化蝶故事,像北宋何薳《春渚紀聞》載說,「建安章國老」的夫人潘氏去世時,室內飛滿了蝴蝶;奇怪的是,總是有一隻停留在她的畫像上。
宋末周密的《癸辛雜識》載道:有一個叫楊昊楊明之的人,娶妻江氏,並生有一子。第二年的某日,楊昊客死他鄉。第二天,有大如掌的蝴蝶,從早到晚徘徊在江氏的身旁,直至夜裡才離去……過了不久,當噩耗傳至楊家,闔家上下傷痛不已。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只見那一隻蝴蝶再度出現,環繞在江氏身邊。人們相信這是楊昊因為無法割捨年輕妻子與幼子而特意化蝶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