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晉書》記載,晉朝時期有兩位精通占卜的預測大師——卜珝和郭璞,他們兩人都能預言對方的死期,但兩人最後都無法避過自己的災禍。他倆最終的命運令人感嘆上天安排難以違逆。
卜珝的命運 應驗了預測
卜珝(?-312年),字子玉,是匈奴後部人。他年輕時喜歡讀《易》,郭璞見到他後讚歎說:「我比不上君啊,但無奈君躲避不了兵災!」
卜珝說:「是啊。我的大厄是在四十一歲,官職是卿將,將要遭受災禍而亡。如果不是這樣,也會被猛獸傷害。但我也沒有看見君能夠善終啊。」
郭璞說:「我的禍患在江南,為避禍在下已謀劃很久,但還沒有看到能夠避免的徵兆。雖然這樣,在南方還可以延期,留在這裡是過不了多久了。」
卜珝說:「君別當公吏,可以免去禍吧。」
郭璞說:「我不能躲避當公吏,就好像君躲不開當卿將一樣。」
卜珝說:「這裡雖然將有帝王的子孫產生,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在二京做事了。琅邪王值得奉事,君恭謹地事奉他吧,主持晉室社稷祭祀的一定是這個人。」於是卜珝就到龍門山隱居。
劉元海僭稱帝號後,徵召卜珝為大司農、侍中,卜珝稱病堅決推辭。劉元海說:「人各有志,卜珝不想在朕的朝廷做官,是屬於漢高祖時的四公之類的人,可以順遂他的清高志向。」後來又徵召他為光祿大夫,卜珝對來人說:「這不是本人的死地。」
到了劉聰繼承偽位後,徵召卜珝為太常。當時劉琨占據并州,劉聰問何時可以平定并州,卜珝回答說:「并州是陛下的地方,攻克是一定的。」
劉聰開玩笑說:「朕打算勞先生走一趟,行嗎?」
卜珝說:「臣來不及裝束就趕來的原因,正是為了這次動身。」劉聰非常高興,任卜珝使持節、平北將軍。
準備出發時,卜珝對妹妹說:「這次出行死去是兄的宿命,兄死後你們千萬別紛爭。」到了攻打晉陽時,卜珝的軍隊被劉琨打敗,士兵搶先逃跑,卜珝被殺死。
卜珝的命運之終應了自己的預言,也應了郭璞說他躲避不了兵災的預測。這位精通卜算者是如此,郭璞的命運又是如何呢?是否應驗了兩人的預言?
郭璞的命運 應了命數的預測
